【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沉井下沉施工。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型沉井不排水下沉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沉井在工程领域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广泛应用于矿井、取水泵房、顶管工作井、桥梁基础等工程中。传统沉井施工常常采用分节制作、分次下沉的方法,首先在地面上制作首节沉井,然后开挖井内土体进行下沉,下沉至一定深度后继续接高、下沉,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达到设计深度。由于沉井分次下沉,导致沉井制作模板、取土平台等需要重复安装、拆卸,影响沉井施工功效。因此,亟需一种施工快捷、安全的沉井基础施工方法,能够保证沉井顺利下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型沉井不排水下沉施工方法,采用分次制作、一次下沉的施工方法,提高了施工效率,大大节约了工期;采用不排水下沉,节省了成本,同时降低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减小沉井涌土、涌砂的风险。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型沉井不排水下沉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步骤一、开挖基坑至设计高程处,并施工砂垫层及混凝土垫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沉井不排水下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沉井不排水下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砂垫层厚度为1~3m,混凝土垫层厚度不小于20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沉井不排水下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自行走平台包括相对设置于轨道上的一对行走模块、设置于一对行走模块上的门架、设置于门架上的面板,伸缩臂挖机设置于面板上,行走模块设置于沿轨道行走从而带动伸缩臂挖机行走于沉井不同隔舱内进行施工,轨道锚固于沉井井壁及隔墙上,所述行走模块通过设置一对行走轮及双轴电机驱动实现行走,一对行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沉井不排水下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沉井不排水下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砂垫层厚度为1~3m,混凝土垫层厚度不小于20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沉井不排水下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自行走平台包括相对设置于轨道上的一对行走模块、设置于一对行走模块上的门架、设置于门架上的面板,伸缩臂挖机设置于面板上,行走模块设置于沿轨道行走从而带动伸缩臂挖机行走于沉井不同隔舱内进行施工,轨道锚固于沉井井壁及隔墙上,所述行走模块通过设置一对行走轮及双轴电机驱动实现行走,一对行走轮配合于轨道上且通过双轴电机驱动同步行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沉井不排水下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自行走平台还包括可伸缩支撑杆,其在每个行走模块相对的两侧对称设置,所述可伸缩支撑杆下端固定于沉井井壁及隔墙上,上端固定支撑于门架上,以实现对行走模块在轨道上行走的稳定支撑。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沉井不排水下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侧面设置有一圈竖直的挡板以对伸缩臂挖机进行限位,取土施工时,采用粗锁链将伸缩臂挖机的履带绑住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沉井不排水下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沉井开挖下沉施工总体上遵循由沉井中心向外对称、均匀取土下沉;沉井外侧混凝土垫层沿着沉井各边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步进行破除;沉井内侧的砖胎膜和混凝土垫层,按照从中心向两边均匀对称破除,刃脚处混凝土垫层及砖胎膜挖除后,立即进行土体回填并压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沉井不排水下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前期沉井,采用全截面开挖下沉方法,先挖隔舱中间部分,逐渐减小隔墙端部支撑土体宽度,每个隔舱土体开挖时,预先在隔舱中心位置开挖形成深锅底,h≤1m,隔墙端部两侧需预留宽度b土体,b≥1m,隔舱单次开挖深度控制在50cm以内;中期沉井,逐渐去除隔墙端部两侧预留土体,逐渐采用大锅底开挖方法,在小型挖机斗齿上安装刮刀,从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小健,方存星,李德杰,肖靖,李冠宇,李冠中,申梦龙,伍定旺,罗杰豪,文鑫鑫,刘晓欢,舒梓赋,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