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高压危险气体运输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止高压双壁管压力过载的安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1、双壁管凭借其出众的承压能力,在高压危险气体运输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然而,若高压气体泵发生故障,极可能导致管内压力过载,进而增大气体的泄漏乃至爆炸的风险,这种潜在的安全隐患,不仅可能损坏运输设备,更可能对周边环境和人员安全造成无法估量的危害。
2、目前市场上,针对高压双壁管压力过载的安全防护机制主要以在内壁管安装安全阀并搭配电磁阀控制为主,以此实现对管道压力的有效监控与调节。
3、同时,借助外腔结构实现对内壁密封,从而确保管道在高压环境下的稳定运行。然而,目前对于防止装有安全阀的内壁管道泄漏所采用的措施相对较为简单粗暴,主要依赖于螺栓的强力压紧来实现密封效果。虽然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基本的防漏需求,但在长期运行和复杂环境下,其可靠性和持久性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少安装时的空间限制,不存在电子控制失效的情况,且确保双壁管在高压环境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高压双壁管压力过载的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密闭连接组件(1),所述密闭连接组件(1)与高压双壁管连通,所述密闭连接组件(1)上连接有泄流排气管(2),所述泄流排气管(2)与所述密闭连接组件(1)之间设置有控制阀体,所述控制阀体控制所述密闭连接组件(1)内部的气体进入到所述泄流排气管(2)内,所述控制阀体的外侧套设有外腔罐(25),所述外腔罐(25)的内部与所述控制阀体的外部形成吹扫腔室(2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高压双壁管压力过载的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连接组件(1)包括有第一内壁管(11),所述第一内壁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高压双壁管压力过载的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密闭连接组件(1),所述密闭连接组件(1)与高压双壁管连通,所述密闭连接组件(1)上连接有泄流排气管(2),所述泄流排气管(2)与所述密闭连接组件(1)之间设置有控制阀体,所述控制阀体控制所述密闭连接组件(1)内部的气体进入到所述泄流排气管(2)内,所述控制阀体的外侧套设有外腔罐(25),所述外腔罐(25)的内部与所述控制阀体的外部形成吹扫腔室(2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高压双壁管压力过载的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连接组件(1)包括有第一内壁管(11),所述第一内壁管(11)与所述高压双壁管连通,所述第一内壁管(11)背离所述高压双壁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内壁管(12),所述第一内壁管(11)和所述第二内壁管(12)通过夹紧组件夹持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高压双壁管压力过载的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包括有固定在所述第一内壁管(11)靠近所述第二内壁管(12)一侧的第一凸缘(111),所述第二内壁管(12)相对于所述第一凸缘(111)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凸缘(121),所述第一内壁管(1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法兰(14),所述第二内壁管(12)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法兰(15),所述第一法兰(14)相对于所述第一凸缘(111)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容纳腔(141),所述第二法兰(15)相对于所述第二凸缘(121)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容纳腔(151),当所述第一法兰(14)和所述第二法兰(15)贴合时,所述第一容纳腔(141)的侧壁和所述第二容纳腔(151)的侧壁将所述第一凸缘(111)与所述第二凸缘(121)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高压双壁管压力过载的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壁管(11)的外侧套设有第一连接管(16),所述第一连接管(16)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内壁管(11)的外侧壁留有间距形成第一外流部(161),所述第一凸缘(111)上开设有第一外流孔(113),所述第一外流孔(113)与所述第一外流部(161)连通,所述第二凸缘(121)开设有第二外流孔(122),所述第一外流孔(113)与所述第二外流孔(122)连通,所述第二法兰(15)上开设有第二外流部(154),所述第二外流部(154)与所述第二外流孔(122)连通,所述第二外流部(154)与所述吹扫腔室(251)连通,所述第一外流部(161)、所述第一外流孔(11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梅楠,李孝连,赵堂堂,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