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建筑,具体为一种板板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装配式建筑指的是先在工厂之中进行建筑相关部件与材料的预加工,然后再将其运输到现场进行装配,通过后浇混凝土或其他连接等方式连接成为建筑,在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板与预制板之间通常需要连接结构,这是为了确保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些连接结构能够使不同部件之间形成完整的整体,从而增强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提高建筑的抗震性和抗风性。
2、在现有技术中,预制板之间的连接过程通常采用焊接方法,将两块板件紧密结合。这种连接方式具备较高的稳定性,但要求具备专业的焊接技能和设备。同时,板件之间需具备一定的接合面积。然而,现有预制板之间的焊接点仅限于底筋与面筋端点可供焊接,导致结合面积较小,焊接强度相对较低,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板板连接节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板板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了预制板之间的焊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板连接节点,包括预制板本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本体(4)内部设置有多个纵向受拉钢筋(2),多个所述纵向受拉钢筋(2)之间靠上部分之间设置有面筋(3),多个所述纵向受拉钢筋(2)之间靠下部分设置有底筋(1),所述面筋(3)一端焊接设置有附加钢筋(6),所述底筋(1)一端焊接设置有L型钢筋组合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板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本体(4)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预制板本体(4)对称设置,两个所述预制板本体(4)之间通过一个附加钢筋(6)和两个L型钢筋组合件(8)采用绑扎搭接、机械连接、焊接、套管灌浆其中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板连接节点,包括预制板本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本体(4)内部设置有多个纵向受拉钢筋(2),多个所述纵向受拉钢筋(2)之间靠上部分之间设置有面筋(3),多个所述纵向受拉钢筋(2)之间靠下部分设置有底筋(1),所述面筋(3)一端焊接设置有附加钢筋(6),所述底筋(1)一端焊接设置有l型钢筋组合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板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本体(4)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预制板本体(4)对称设置,两个所述预制板本体(4)之间通过一个附加钢筋(6)和两个l型钢筋组合件(8)采用绑扎搭接、机械连接、焊接、套管灌浆其中任意一个方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板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本体(4)的厚度为100mm,所述二次浇筑槽(7)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海平,钟芳,刘文博,麦群,刘文琴,曾楠,朱春晖,吴世鑫,王笑,文兴广,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建筑工业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