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穿孔封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87480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01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室间隔穿孔封堵装置,包括:封堵伞,包括伞杆、罩设在伞杆上的伞布以及连接在伞布和伞杆之间的伞骨,当伞布对应于伞骨的位置受到第一外力时,伞骨收缩以带动伞布处于收拢位置,当伞布失去第一外力时,伞骨伸展以带动伞布处于撑开位置;封堵头,设置在伞布的顶部并与伞杆连接;固定爪,可摆动地设置在封堵头的至少一侧,并具有避让位置及固定位置,当伞布处于收拢位置时,固定爪受到第二外力处于避让位置,当固定爪失去第二外力时,固定爪处于固定位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应用于室间隔缺损的封堵器无法牢靠固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室间隔穿孔封堵装置


技术介绍

1、室间隔穿孔是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达80%。室间隔穿孔时,血流从压力极高的左心室分流到右心室,导致肺循环淤血,引起心衰,同时左室射血能力显著下降,导致心源性休克,早期死亡率极高,需尽早进行干预。因此,需尽快对室间隔穿孔进行封堵,减少左向右分流,从而减少肺循环淤血并保证左心室射血分数。

2、相关技术中的应用于室间隔穿孔的封堵器多来源于应用于室间隔缺损的封堵器。应用于室间隔缺损的封堵器为类似三明治结构,包括右心室盘、左心室盘和腰部;腰部的两端分别与右心室盘和左心室盘固定连接,左心室盘用于贴合左心室和室间隔,右心室盘用于贴合右心室和室间隔,将穿孔夹在中间实现封堵。然而室间隔穿孔的病理生理机制不同于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穿孔的孔道边界不清,多为坏死和缺血心肌组织,使得类似三明治结构无法牢靠固定,且随着坏死组织的吸收和重构,室间隔穿孔的大小会发生变化,导致类似三明治结构需等室间隔穿孔处稳定3-4周后才能应用,急性期间无法应用。


<b>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间隔穿孔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间隔穿孔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间隔穿孔封堵装置还包括可移动设置在所述伞杆(11)上的牵拉件(40),所述牵拉件(40)的端部与所述固定爪(30)连接,当所述牵拉件(40)向远离所述封堵头(20)方向对所述固定爪(30)施加牵拉力时,所述固定爪(30)保持在所述固定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间隔穿孔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头(20)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槽(21),所述限位槽(21)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轴(22),所述固定爪(30)可摆动地套设在所述连接轴(22)上,所述限位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间隔穿孔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间隔穿孔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间隔穿孔封堵装置还包括可移动设置在所述伞杆(11)上的牵拉件(40),所述牵拉件(40)的端部与所述固定爪(30)连接,当所述牵拉件(40)向远离所述封堵头(20)方向对所述固定爪(30)施加牵拉力时,所述固定爪(30)保持在所述固定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间隔穿孔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头(20)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槽(21),所述限位槽(21)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轴(22),所述固定爪(30)可摆动地套设在所述连接轴(22)上,所述限位槽(21)能够限定所述固定爪(30)的摆动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间隔穿孔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杆(11)为空心杆,所述牵拉件(40)从所述空心杆的空心孔内穿出至所述空心杆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间隔穿孔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间隔穿孔封堵装置还包括固定座(50),所述伞杆(11)沿其轴线方向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座(50)上,所述牵拉件(40)穿出至所述空心杆的外部的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浩博叶绍东李琳杨伟宪王娟王天杰田涛王勇袁建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