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建筑结构稳定性的钢结构。
技术介绍
1、建筑结构中经常会使用到砌体结构,而为了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刚度、稳定性和抗震能力,需要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在砌体结构中设置特定的钢结构,以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减轻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破坏,抵抗地震力的影响。
2、现有的钢结构为方便运输,通常会把一个整体的钢结构分割成多个标准节,运输到指定地点后通过螺栓连接多个标准节,从而组装成一个整体的钢结构在通过螺栓连接圈梁,但是在连接多个标准节和圈梁时,螺栓与用于螺栓穿过的通孔之间必然会出现一定的间隙,通过螺栓连接好后的标准节和圈梁可能会在长时间的使用后或受到外界的干扰时,标准节和圈梁可能会位移,当多个标准节和圈梁均出现位移时,钢结构整体的重心将会偏移,从而影响钢结构整体刚度、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建筑结构稳定性的钢结构,在连接标准节和圈梁时,对标准节和圈梁进行定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建筑结构稳定性的钢结构,包括“H”型结构的构造柱,构造柱包括若干个首尾连接的标准节,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标准节的顶部均开设有两个呈左右间隔分布的定位孔(15),每个标准节的底部均竖直固定有两根呈左右间隔分布用于分别独立穿装在对应的定位孔(15)内的定位杆(16),每个标准节之间设置有用于对需要相连的标准件进行连接且对其进行二次定位的第一连接件,构造柱上的腹板(1)的前侧壁上水平设置有第一圈梁(2),构造柱上的腹板(1)的后侧壁上水平设置有第二圈梁(18),第一圈梁(2)与第二圈梁(18)呈水平对齐,第一圈梁(2)的后端开设有内外相通且呈矩形结构的第一通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建筑结构稳定性的钢结构,包括“h”型结构的构造柱,构造柱包括若干个首尾连接的标准节,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标准节的顶部均开设有两个呈左右间隔分布的定位孔(15),每个标准节的底部均竖直固定有两根呈左右间隔分布用于分别独立穿装在对应的定位孔(15)内的定位杆(16),每个标准节之间设置有用于对需要相连的标准件进行连接且对其进行二次定位的第一连接件,构造柱上的腹板(1)的前侧壁上水平设置有第一圈梁(2),构造柱上的腹板(1)的后侧壁上水平设置有第二圈梁(18),第一圈梁(2)与第二圈梁(18)呈水平对齐,第一圈梁(2)的后端开设有内外相通且呈矩形结构的第一通槽(17),第二圈梁(18)的前端水平固定有呈矩形结构的定位块(3),腹板(1)的前侧壁上开设有前后相通且呈矩形结构的第二通槽(4),定位块(3)前端穿过第二通槽(4)独立穿装在第一通槽(17)内,第一圈梁(2)和第二圈梁(18)上均固定有用于将第一圈梁(2)和第二圈梁(18)与腹板(1)进行连接的第二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建筑结构稳定性的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若干个第一螺栓(11),每个标准节上的左右两翼缘(8)的前后两侧壁上均开设有两个上下间隔且左右相通的卡槽(14),每个卡槽(14)均呈等腰梯形结构且尺寸大的开口端均朝向构造柱内侧,每个翼缘(8)的前侧壁上的卡槽(14)均分别与后侧壁上的卡槽(14)平行对齐;对应每两个标准节的连接处的左右两侧均竖直设置有两个前后平行对齐的定位板(9);每个左侧的定位板(9)的右侧壁上均水平固定有上下间隔且平行对齐的卡块(12),每个卡块(12)均呈等腰梯形结构,每个左侧的定位板(9)上的卡块(12)均独立卡装在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