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紧模具和端子压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87345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30 15:00
压紧模具(10)的下模具(14)和上模具(16)分别具有:接触面(22、32),其使压接形成部(112)以沿着前后方向的状态接触;凹部(23、33),其与接触面(22、32)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20b、30b)相邻,并向压接方向的相反方向凹陷;凸部(24、34),其与接触面(22、32)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20c、30c)相邻,并向压接方向突出;以及倾斜面(25、35),其是将设置有接触面(22、32)的表面(20a、30a)和与压接端子(110)的前部朝向同一方向的前侧面(20d、30d)交叉的角部切除而成的形状。下模具(14)的凹部(23)与上模具(16)的凸部(34)卡合,上模具(16)的凹部(33)与下模具(14)的凸部(24)卡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紧模具和端子压接装置


技术介绍

1、jp2022-42683a公开了涉及由下模具和上模具构成压紧模具的技术,该下模具和上模具分别具有:接触面,其与压接形成部接触;凹部,其与宽度方向上的接触面的一个端部相邻,该宽度方向与和压接形成部的轴方向一致的前后方向垂直;以及凸部,其与另一个端部相邻。


技术实现思路

1、以往,存在通过使压接端子的压接形成部压接于电线来制造带端子的电线的端子压接装置。通常,在端子压接装置中,使用由下模具和上模具构成的压紧模具,该下模具和上模具被保持为自如地在上下方向上相互接近及分离,并且在相互接近时使压接形成部塑性变形来形成压接部。

2、例如,在使封闭筒型的压接端子压接于电线时,有时在压接部或其周围产生毛刺。若产生这样的毛刺,则通常压接部的外形变大,因此在压接端子插入到在壳体设置的型腔时,有可能产生与型腔的意外干涉。

3、在jp2022-42683a所公开的压紧模具中,若下模具与上模具在使压接形成部载置于下模具的接触面的状态下接近,则下模具的凸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紧模具(10),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紧模具(10),其特征在于,

3.一种端子压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紧模具(10),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一马伊藤直树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