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水渠用过滤除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87285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水渠用过滤除杂装置,其结构包括调节架、螺纹槽框、螺纹杆、抵触杆、连接机构,调节架外侧端面焊接有螺纹槽框,根据水渠的宽度对两侧的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进行调节,提高安装在不同宽度水渠内部的吻合性;抵触杆能够在调节架外侧进行伸缩调节,从而能够与水渠内壁进行调节抵触,确保调节架能够稳定的卡合安装在水渠内部防止被水渠中水流冲击而发生倾倒,提高过滤除杂的稳定性;通过连接框下端内部的扭力轴能够使得挂钩施加弹性扭力,使挂钩呈倾斜状态,在滤板提升更换时,能够将底部的杂质例如树枝、塑料袋等往水渠底部进行勾起,防止杂质例如树枝、塑料袋等继续被水流往后冲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水利工程水渠用过滤除杂装置


技术介绍

1、水渠是人工开凿的水道,有干渠、支渠之分;干渠与支渠一般用石砌或水泥筑成,水渠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渠道构筑物,起着输送水源、引水发电、农业灌溉等作用;水渠的形状一般为宽度较小而长度较长,水流在水渠内部流动容易携带较多的杂质,需要借助过滤除杂装置安装在水渠中,对水渠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除杂;

2、但是现有的水利工程水渠用过滤除杂装置在水渠中进行过滤除杂时存在以下不足:水渠的宽度大小不一,过滤除杂装置难以与水渠内部的宽度吻合,导致过滤除杂装置安装在水渠内部后容易产生间隙,水渠中的水在流动过程中与过滤除杂装置发生冲击,容易导致过滤除杂装置发生倾倒,降低过滤除杂装置对水渠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除杂的稳定性,并且过滤后在将滤板进行取下更换时,部分沉淀在水渠下方的杂质(例如树枝、塑料袋等)与过滤板拦截发生分离,导致杂质(例如树枝、塑料袋等)继续被水流往后冲走,降低对水渠中水流进行过滤除杂的有效性。


技术实现思路

<p>1、本专利技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水渠用过滤除杂装置,其结构包括安装机构(K)、滤网机构(V),所述滤网机构(V)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安装机构(K)内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水渠用过滤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k6)包括前套管(k61)、第一磁片(k68)、后接管(k64)、第二磁片(k62)、插杆(k62),所述前套管(k61)焊接在调节架(k1)前端面,并且前套管(k61)前端设有第一磁片(k68),所述后接管(k64)焊接在调节架(k1)后端面,并且后接管(k64)后端设有第二磁片(k62),所述第二磁片(k62)前端中部焊接有插杆(k62),所述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水渠用过滤除杂装置,其结构包括安装机构(k)、滤网机构(v),所述滤网机构(v)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安装机构(k)内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水渠用过滤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k6)包括前套管(k61)、第一磁片(k68)、后接管(k64)、第二磁片(k62)、插杆(k62),所述前套管(k61)焊接在调节架(k1)前端面,并且前套管(k61)前端设有第一磁片(k68),所述后接管(k64)焊接在调节架(k1)后端面,并且后接管(k64)后端设有第二磁片(k62),所述第二磁片(k62)前端中部焊接有插杆(k62),所述前套管(k61)和后接管(k64)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水渠用过滤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架(k1)包括左侧支架(k15)、右侧支架(k12)、伸缩杆(k16)、卡合片(k18)、弹簧杆(k11),所述左侧支架(k15)位于右侧支架(k12)右侧端面,并且左侧支架(k15)右端焊接有伸缩杆(k16),所述伸缩杆(k16)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右侧支架(k12)左端内部,所述卡合片(k18)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右侧支架(k12)左端内部,并且卡合片(k18)上端与弹簧杆(k11)下端相焊接,所述卡合片(k18)与伸缩杆(k16)上端面相抵触,所述弹簧杆(k11)下端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右侧支架(k12)左端内部,所述前套管(k61)分别设在左侧支架(k15)前端面左侧和右侧支架(k12)前端面右侧,所述后接管(k64)分别设在左侧支架(k15)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杰申一丹申一帆
申请(专利权)人:亳州市河道保护管理服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