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LED技术

技术编号:4287204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LED,所述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包括衬底,所述衬底上依次设有缓冲层、SiN层、三维成核层、非掺杂GaN层、N型GaN层、有源层、电子阻挡层、P型GaN层;所述三维成核层包括依次层叠的C/Mg共掺杂氮化物层、第一C掺杂含Ga氮化物层、第二C掺杂含Ga氮化物层,所述C/Mg共掺杂氮化物层的生长温度<所述第一C掺杂含Ga氮化物层的生长温度<所述第二C掺杂含Ga氮化物层的生长温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提高GaN外延层的晶体质量,降低量子阱非辐射复合效率,提升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尤其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led。


技术介绍

1、目前gan基发光二极管外延层结构包含衬底,在衬底上依次沉积缓冲层、三维成核层、非掺杂gan层、多量子阱层、电子阻挡层和p型gan层。而成核层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线缺陷对于gan外延层的晶体质量影响巨大。

2、目前沉积三维成核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缓冲层沉积温度较低导致薄膜晶体质量较差,影响后续成核层的晶体质量。第二,成核层在沉积过程中无法控制其成核小岛密度,导致岛密度高,岛与岛的间距小,小岛过早融合产生线缺陷,并且线缺陷密度高,线缺陷不仅充当非辐射复合中心,而且会在禁带中引入能级,减少少子寿命,降低发光二极管发光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提高gan外延层的晶体质量,降低量子阱非辐射复合效率,提升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

2、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其工艺简单,能够稳定制得发光效率良好的发光二极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所述衬底上依次设有缓冲层、SiN层、三维成核层、非掺杂GaN层、N型GaN层、有源层、电子阻挡层、P型GaN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SiN层的厚度为1nm~50n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C/Mg共掺杂氮化物层的氮化物为GaN、AlGaN、InGaN、AlN、AlInGaN、BGaN、BAlN、BInGaN中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C/Mg共掺杂氮化物层的厚度为0.05μm~0.5μ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所述衬底上依次设有缓冲层、sin层、三维成核层、非掺杂gan层、n型gan层、有源层、电子阻挡层、p型gan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sin层的厚度为1nm~50n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c/mg共掺杂氮化物层的氮化物为gan、algan、ingan、aln、alingan、bgan、baln、bingan中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c/mg共掺杂氮化物层的厚度为0.05μm~0.5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掺杂含ga氮化物层的含ga氮化物为gan、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龙郑文杰高虹刘春杨胡加辉金从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