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深基坑支护,具体涉及一种邻近地下既有结构的基坑侧壁开挖面极限支护力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1、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2、在地下轨道交通大规模建设和tod模式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地铁车站与周边地下结构的建设将会相互耦合,形成多功能地下综合体。在结构综合体靠近地铁车站的建设过程中,通常需要在开挖深基坑时对连通位置的围护结构进行破除,这一过程类似于盾构始发。在隧道开挖面稳定性分析中,极限平衡法被广泛应用。
3、针对开挖面极限支护力的理论计算公式推导,horn通过分析大量开挖面失稳区域,总结出开挖面失稳区域几何轮廓的基本特征,提出了经典的三角形楔体-筒仓模型,如图1,用于分析土体开挖面的失稳情况及评估土体的极限支护压力。这个模型将复杂的几何形态简化为相对简单的几何结构,推导过程逻辑清晰且适应性强,已在诸多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和改进。
4、由于既有结构的存在,结构间土体的受力状态及边界条件与常规开挖面不同,因此需要明确前方既有结构对开挖面失稳破坏形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邻近地下既有结构的基坑侧壁开挖面极限支护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邻近地下既有结构的基坑侧壁开挖面极限支护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楔形体滑动破裂面与水平面夹角α与地下既有结构与洞口开挖面的水平距离L关系表达式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邻近地下既有结构的基坑侧壁开挖面极限支护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模型建立的假设限定条件需要满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邻近地下既有结构的基坑侧壁开挖面极限支护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开挖面极限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邻近地下既有结构的基坑侧壁开挖面极限支护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邻近地下既有结构的基坑侧壁开挖面极限支护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楔形体滑动破裂面与水平面夹角α与地下既有结构与洞口开挖面的水平距离l关系表达式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邻近地下既有结构的基坑侧壁开挖面极限支护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模型建立的假设限定条件需要满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邻近地下既有结构的基坑侧壁开挖面极限支护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开挖面极限支护力p的平衡方程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邻近地下既有结构的基坑侧壁开挖面极限支护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挖面极限支护力p的平衡方程中的摩擦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健勇,李海,狄鹏,梁晓波,车龙,刘东,王庆海,雷鹏,张荣珍,刘一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