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氧化碳捕集和运输,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碳捕集的二氧化碳储罐系统。
技术介绍
1、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提纯,进而投入新的生产过程进行再利用和封存。
2、相关技术中,10w吨规模的电厂的碳捕集系统中设有两个大储罐对二氧化碳进行临时存储,在对二氧化碳进行转运时,需将大储罐中的二氧化碳灌装在可运输的小罐内,再将小罐运送走,从二氧化碳收集到灌装到小罐内,整体操作麻烦,且每个大罐可连接的小罐数量有限,灌装效率低,不利于对已收集的二氧化碳进行快速转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碳捕集的二氧化碳储罐系统,该用于碳捕集的二氧化碳储罐系统能够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同时灌装于多个单元罐内,在单元罐完成灌装后,可直接对单元罐进行储藏或运输,大大提高了二氧化碳气体的灌装和转移效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碳捕集的二氧化碳储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碳捕集的二氧化碳储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存储区、吊运区和第二存储区,所述第一存储区和所述第二存储区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分隔为多个存储层,所述第一存储区内的所述存储层和所述第二存储区内的所述存储层分别设有多个所述单元罐,所述吊运区内设有沿第二方向位置可调的起吊板,所述存储层内设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在所述存储层与所述吊运区之间位置可调并用于固定和运输所述单元罐,所述起吊板用于吊运所述移动架,所述输气主管对应所述第一存储区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碳捕集的二氧化碳储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碳捕集的二氧化碳储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存储区、吊运区和第二存储区,所述第一存储区和所述第二存储区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分隔为多个存储层,所述第一存储区内的所述存储层和所述第二存储区内的所述存储层分别设有多个所述单元罐,所述吊运区内设有沿第二方向位置可调的起吊板,所述存储层内设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在所述存储层与所述吊运区之间位置可调并用于固定和运输所述单元罐,所述起吊板用于吊运所述移动架,所述输气主管对应所述第一存储区和所述第二存储区设置,所述输气支管设于各个所述存储层内,多个所述输气子管在所述存储层内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并用于与所述单元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碳捕集的二氧化碳储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用于在所述移动架内限制出多个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单元罐的周侧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以在所述安装腔内固定所述单元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碳捕集的二氧化碳储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的至少一个侧壁上设有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安装腔的一个侧壁上设有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部且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部为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部为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对应所述限位槽成对设置且成对设置的两个限位板的延伸线的夹角与同一侧壁上的两个所述限位槽的延伸线的夹角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碳捕集的二氧化碳储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底部对应所述单元罐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为锥形槽,且所述锥形槽的直径沿远离所述隔板的方向逐渐减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紫桉,张庆文,焦增彤,王焕君,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洞口第二电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