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俊卿专利>正文

疣体刮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86936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30
本技术属于疣体刮除技术领域,尤其为疣体刮除装置,包括支撑杆、设置在支撑杆顶端的支撑板、设在支撑板底部的定位组件以及设在支撑板底部的刮除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在支撑板底部两侧的固定板、设置在两个固定板之间的滑杆、对称设在滑杆两侧的滑块以及活动连接在压板底部且用于对皮肤进行压紧的辊筒,所述刮除组件包括活动连接在支撑板一端的第一螺纹杆、与第一螺纹杆进行转动连接的移动块以及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设在移动块靠近辊筒一侧的刮匙。本技术在对疣体进行刮除时,能够先对疣体周围皮肤进行自动压紧,替代了医护人员左手按压的方式,减轻了医护人员压力,还能够提高疣体切除的效率,以免反复刮除疣体而带给患者更大的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疣体刮除,具体涉及疣体刮除装置


技术介绍

1、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一种皮肤表面赘生物。多见于儿童及青年,潜伏期为1至3个月,能自身接种扩散,病毒存在于棘层细胞中,可促使细胞增生,形成疣状损害,根据临床表现和部位,分为寻常疣、扁平疣、跖疣、生殖器疣(尖锐湿疣)、口腔疣、咽喉疣及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疣体的治疗方法是用碘酊将疣体及其周围10cm常规消毒,2%利多卡因适量局部麻醉,根据靶皮损的大小悬着不同型号的无菌刮匙,术者左手绷紧疣体周围皮肤或者手指压迫患处血供,先用匙缘在疣体基底压入切口,然后反向钝性分离,迅速向上推,疣体脱落后,观察基底是否光滑,如果不光滑,再刮两三次,这样的治疗方法是由医疗人员进行操作,由于刮匙往复运动时没有对其限位的限位装置,医护人员手工操作时可能会因为会疣体过硬且医护人员操作时间过长手抖而导致刮匙移动时容易跑偏情况的出现,且医护人员的左手需要一直对患者疣体周围的皮肤进行压紧,长时间的进行压紧动作,医护人员的手会慢慢松懈,不利于刮除疣体的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p>1、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疣体刮除装置,包括支撑杆(1)、设置在支撑杆(1)底部且用于对支撑杆(1)进行固定的组件、设置在支撑杆(1)顶端的支撑板(2)、设置在支撑板(2)底部且用于对疣体周围皮肤进行收紧的定位组件以及设置在支撑板(2)底部且用于对疣体进行去除的刮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撑板(2)底部两侧的固定板(3)、设置在两个固定板(3)之间的滑杆(4)、对称滑动连接在滑杆(4)两侧的滑块(5)、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6)设置在滑块(5)底端的压板(7)以及活动连接在压板(7)底部且用于对皮肤进行压紧的辊筒(8),所述刮除组件包括活动连接在支撑板(2)一端的第一螺纹杆(9)、与第一螺纹杆...

【技术特征摘要】

1.疣体刮除装置,包括支撑杆(1)、设置在支撑杆(1)底部且用于对支撑杆(1)进行固定的组件、设置在支撑杆(1)顶端的支撑板(2)、设置在支撑板(2)底部且用于对疣体周围皮肤进行收紧的定位组件以及设置在支撑板(2)底部且用于对疣体进行去除的刮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撑板(2)底部两侧的固定板(3)、设置在两个固定板(3)之间的滑杆(4)、对称滑动连接在滑杆(4)两侧的滑块(5)、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6)设置在滑块(5)底端的压板(7)以及活动连接在压板(7)底部且用于对皮肤进行压紧的辊筒(8),所述刮除组件包括活动连接在支撑板(2)一端的第一螺纹杆(9)、与第一螺纹杆(9)进行转动连接的移动块(10)以及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11)设置在移动块(10)靠近辊筒(8)一侧的刮匙(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疣体刮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匙(12)与第二电动伸缩杆(11)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疣体刮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1)的尾端连接有l状的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上贯穿开设有安装孔(14),所述刮匙(12)的顶端连接有与安装孔(14)相适配的插杆(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俊卿
申请(专利权)人:罗俊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