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级联降解有机磷神经毒剂的ZrCu-MOG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286901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级联降解有机磷神经毒剂的ZrCu‑MOG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该级联降解有机磷神经毒剂的ZrCu‑MOG材料是将含Zr<supgt;4+</supgt;和Cu<supgt;2+</supgt;的混合溶液与2,4,6‑三[(对羧基苯基)氨基]‑1,3,5‑三嗪溶液在室温下混合、静置,洗涤、干燥后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间的配位作用,同时将Zr<supgt;4+</supgt;、Cu<supgt;2+</supgt;离子负载于MOG的网络结构中,从而构筑了具有双金属活性位点的ZrCu‑MOG材料,双金属ZrCu‑MOG材料具有双活性位点,不仅能够实现DMNP的降解,还能够进一步将DMNP的次级产物p‑NP进一步还原为无毒且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p‑A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尤其涉及一种级联降解有机磷神经毒剂的zrcu-mog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有机磷神经毒剂作为一种化学战剂,其毒性高,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极大。有机磷神经毒剂可以将乙酰胆碱酯酶与活性位点共价相结合,不可逆转的抑制酶的正常功能,直接干扰中枢神经系统的运行,严重时可引起窒息甚至死亡。目前已经开发了多种功能材料用于有机磷神经毒剂的降解,包括氧化铈纳米颗粒、金属有机框架(mofs)及其衍生物等。尽管这些材料已经实现了有机磷的高效降解,但其水解产物仍然具有高毒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仍然具有潜在的威胁。例如,一般有机磷神经毒剂的水解产物,如对硫磷和对氧磷,其水解产物都含有对硝基苯酚(p-np)。p-np是较难处理的污染物之一,对神经系统、血细胞、肝脏和肾脏有较大危害。而p-np的还原产物对氨基苯酚(p-ap)不仅对人体和环境几乎无毒,而且还是制备化妆品、解热镇痛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因此,进一步将有机磷神经毒剂的次级水解产物降解为无毒且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化合物将是解决这一独特挑战的潜在有效策略。

2、目前相关领域已提出了级联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级联降解有机磷神经毒剂的ZrCu-MOG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Zr4+和Cu2+的混合溶液与2,4,6-三[(对羧基苯基)氨基]-1,3,5-三嗪溶液在室温下混合、静置,洗涤、干燥后得到所述级联降解有机磷神经毒剂的ZrCu-MOG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级联降解有机磷神经毒剂的ZrCu-MOG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4,6-三[(对羧基苯基)氨基]-1,3,5-三嗪溶液的浓度为0.138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级联降解有机磷神经毒剂的ZrCu-MOG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Zr4+和Cu2+的混合溶液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级联降解有机磷神经毒剂的zrcu-mog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zr4+和cu2+的混合溶液与2,4,6-三[(对羧基苯基)氨基]-1,3,5-三嗪溶液在室温下混合、静置,洗涤、干燥后得到所述级联降解有机磷神经毒剂的zrcu-mog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级联降解有机磷神经毒剂的zrcu-mog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4,6-三[(对羧基苯基)氨基]-1,3,5-三嗪溶液的浓度为0.138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级联降解有机磷神经毒剂的zrcu-mog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zr4+和cu2+的混合溶液与2,4,6-三[(对羧基苯基)氨基]-1,3,5-三嗪溶液的体积比为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级联降解有机磷神经毒剂的zrcu-mog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zr4+和cu2+的混合溶液由浓度为0.069mol/l的zr4+溶液和浓度为0.069mo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忠伟王燚冯怡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