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颈椎术后患者可调节颈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6702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29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适用于颈椎术后(包括颈椎前路和颈椎后路)患者可调节颈托,包括前托板、后托板,后托板的两侧设置有向前凸出的联结部,两侧的联结部延伸至前托板的两侧凹陷处,所述前托板右侧边开设有一用于观察颈前路切口的侧开窗,所述后托板的中部开设有一用于观察颈后路切口的后开窗,本技术通过在前托板以及后托板上分别开设侧开窗以及后开窗,能够便于医护人员对颈前路切口以及颈后路切口进行便捷的观察,同时保持切口透气性,避免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出现,同时设置有圆形缺口,便于引流管放置,避免引流管不畅的风险,增加颈部血肿、神经损伤的风险,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避免患者颈部皮肤由于引流管的压迫造成压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适用于颈椎术后患者可调节颈托


技术介绍

1、颈托是颈椎病、颈部骨折、颈部软组织损伤等颈部疾病辅助治疗器具,能起到制动和保护颈椎、减轻继发损伤和巩固疗效的作用,颈托可应用于各型颈椎病,对于颈部手术的患者颈托更为重要,首先颈托能够避免颈椎的异常活动,减轻患者的疼痛、出血。其次,颈托固定可促进颈椎椎间的骨性融合,减少内固定失败的风险,然而目前尚无专用于颈椎术后患者的颈托,颈椎术后患者多需要卧床,甚至长期卧床,颈椎术后多需要放置引流管,现有的颈托没有考虑到患者长期卧床的需要,同时没有为颈部引流管留置空间,患者颈部切口置与颈托的包裹下,透气性极差,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显著增加,医生观察伤口极为不便,此外引流管无合适安装位置,患者卧床,引流管受压,存在引流管不畅的风险,增加颈部血肿、神经损伤的风险,患者颈部皮肤由于引流管的压迫,患者极为不舒适,且存在压疮的风险。

2、因此需要一种适用于颈椎术后患者可调节颈托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颈椎术后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颈椎术后患者可调节颈托,包括前托板(1)、后托板(2),后托板(2)的两侧设置有向前凸出的联结部,两侧的联结部延伸至前托板(1)的两侧凹陷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托板(1)右侧边开设有一用于观察颈前路切口的侧开窗(3),所述后托板(2)的中部开设有一用于观察颈后路切口的后开窗(9),且后托板(2)的左下边缘处开设有一供引流管放置的圆形缺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颈椎术后患者可调节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托板(2)的背面开设有若干后端开孔(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颈椎术后患者可调节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托板(1)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颈椎术后患者可调节颈托,包括前托板(1)、后托板(2),后托板(2)的两侧设置有向前凸出的联结部,两侧的联结部延伸至前托板(1)的两侧凹陷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托板(1)右侧边开设有一用于观察颈前路切口的侧开窗(3),所述后托板(2)的中部开设有一用于观察颈后路切口的后开窗(9),且后托板(2)的左下边缘处开设有一供引流管放置的圆形缺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颈椎术后患者可调节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托板(2)的背面开设有若干后端开孔(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颈椎术后患者可调节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托板(1)的上端处开设有上缺口(4),通过上缺口(4)可方便进行喂食。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颈椎术后患者可调节颈托,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思维陈林林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集团公司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