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鸿宇专利>正文

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6596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属于金属成型加工领域,包括冲压拉延底座,冲压拉延底座上对称固定安装两组伸缩杆,冲压拉延底座上固定安装与伸缩杆配合使用的分级组件,伸缩杆自下而上分为杆桶和杆头两部分,且杆桶内部滑动套设有杆头,冲压拉延底座外表面设置有两组与伸缩杆配合使用的横移组件,且两组横移组件对称设置,横移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冲压拉延底座外表面的立杆,立杆的顶部固定安装驱动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伸缩杆、横移组件、气缸、横移块和压辊,在冲压一来一回的过程,将板材未被冲压部分进行一次冲压,随后再通过压辊进行辊压,有效的保证了板材在冲压时表面冲压的平整度,提高了板材的冲压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成型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冲压拉延模具


技术介绍

1、冲压拉延过程中,通过在金属板材上施加压力,使金属板产生弯曲、拉伸、挤压等变形,从而制造出各种金属制品,如汽车车身部件、电子设备外壳等,冲压拉延具有高效、精度高和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等行业的金属制造过程中。

2、常用的冲压拉延设备,采用冲压头对板材多次捶压的方式,使板材发生形变进而变形延展,达到拉延的效果,但是在多次捶压的过程中,冲压头冲击后会导致板材向已经冲压的部分发生变形,导致已经冲压完成的部分再次发生形变,且被冲压后的板材表面不平整,板材被冲压后的质量会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拉延模具。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包括冲压拉延底座,所述冲压拉延底座上对称固定安装两组伸缩杆,所述冲压拉延底座内部开设有冲压槽,所述冲压槽中滑动密封设置有放置板,所述冲压拉延底座上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包括冲压拉延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拉延底座(1)上对称固定安装两组伸缩杆(3),所述冲压拉延底座(1)内部开设有冲压槽(11),所述冲压槽(11)中滑动密封设置有放置板(12),所述冲压拉延底座(1)上固定安装与伸缩杆(3)配合使用的分级组件(2),所述伸缩杆(3)自下而上分为杆桶(31)和杆头(32)两部分,且杆桶(31)内部滑动套设有杆头(32),所述冲压拉延底座(1)外表面设置有两组与伸缩杆(3)配合使用的横移组件(4),且两组横移组件(4)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块(6)的内部开设有楔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包括冲压拉延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拉延底座(1)上对称固定安装两组伸缩杆(3),所述冲压拉延底座(1)内部开设有冲压槽(11),所述冲压槽(11)中滑动密封设置有放置板(12),所述冲压拉延底座(1)上固定安装与伸缩杆(3)配合使用的分级组件(2),所述伸缩杆(3)自下而上分为杆桶(31)和杆头(32)两部分,且杆桶(31)内部滑动套设有杆头(32),所述冲压拉延底座(1)外表面设置有两组与伸缩杆(3)配合使用的横移组件(4),且两组横移组件(4)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块(6)的内部开设有楔形滑槽(63),所述楔形滑槽(63)贯穿横移块(6),所述楔形滑槽(63)中滑动设置有楔形滑板(62)和与楔形滑板(62)固定连接的触块(65),所述触块(65)共设置有两块分别设置在楔形滑板(62)的两端,所述横移块(6)外表面的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耳块(61),所述横移块(6)通过耳块(61)与往复丝杠(43)螺旋传动所述楔形滑槽(63)内壁的顶部开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限位孔(64),所述楔形滑板(62)的内部开设有收缩槽(621),所述收缩槽(621)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推力弹簧(622),所述推力弹簧(622)的顶端固定连接弹块(623),所述弹块(623)顶端倾斜设置,所述弹块(623)能够通过推力弹簧(622)在收缩槽(621)中上下移动,所述弹块(623)可上移进入限位孔(64)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组件(2)包括固定安装在冲压拉延底座(1)上的支撑座(21),所述支撑座(21)内开设有矩形槽(211),所述矩形槽(211)中滑动安装有抵板(22)和与抵板(22)配合使用的基板(23),所述抵板(22)靠近伸缩杆(3)一端的外表面固定安装阻力弹簧(24),所述抵板(22)和基板(23)之间通过阻力弹簧(24)弹性连接,所述矩形槽(211)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拉力弹簧(25),拉力弹簧(25)与基板(23)的底部固定连接且不与抵板(22)接触,所述矩形槽(211)两侧的内壁开设有与矩形槽(211)连通的侧滑槽(213),所述基板(23)外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侧滑板(232),所述基板(23)通过侧滑板(232)在侧滑槽(213)中被限位,所述矩形槽(211)靠近伸缩杆(3)一端的内壁开设有多组卡槽(212),所述抵板(22)靠近伸缩杆(3)一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卡板(221),所述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鸿宇罗浩天
申请(专利权)人:李鸿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