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窄型双排水超大流量防臭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6587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极窄型双排水超大流量防臭地漏。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底座,其底部设有排水接口、对应所述排水接口两侧设有扁宽形的安装腔,二个所述安装腔的底部形成有锥形面;汇流槽,安装于所述蓄水底座顶部,其呈长条形、且中间设有二个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排水口;磁吸式防臭芯,安装于所述底座两侧的安装腔内,其主要由畜能安装座、铰接于所述畜能安装座底部的密封盖组成,所述畜能安装座内设有蓄水腔、且底部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密封盖上设有第一磁铁,所述畜能安装座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磁铁相吸的第二磁铁;排水直管,连接于所述底座的排水接口、且内部设有扇叶;当所述蓄水腔内的水压大于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之间的吸力时,所述密封盖被打开;当所述密封盖被完全打开后,其顶部边缘伸入所述排水直管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卫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臭地漏。


技术介绍

1、防臭地漏就是具有防止返气味功能的地漏。防臭型地漏一般来说都是采用的水封式来防止臭气上返,来起到地漏与排水管之间进行密封处理。水封式防臭地漏存在的缺点是:体积大,且在水封结构处的积水容易滋生细菌和蚊虫卵。针对这一缺点, 目前上市上较为流行的是磁吸式防臭地漏,其通过带有磁铁的密封盖与底座上的磁铁进行吸合,以封盖住底座上的排水口。当底座上方的水压大于磁铁的吸力时,密封盖被打开。传统磁吸式防臭地漏的形状通常为圆形、方形或长条为。传统磁吸式防臭地漏存在的缺点是:为提高排水量,通常将上方排水槽的体积做大,这样不但材料成本增加,而且也不能满足一些追求小巧体积用户的需求。因此如何在缩小体积的同时,又能提高排水量是目前有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极窄型双排水超大流量防臭地漏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3、底座,其底部设有排水接口、对应所述排水接口两侧设有扁宽形的安装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窄型双排水超大流量防臭地漏, 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窄型双排水超大流量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槽(2)内设有过滤组件(16),所述过滤组件(16)包括若干首尾相连的过滤架(17)和设在所述过滤架(17)内的分隔条(18)组成,所述过滤架(17)侧面设有一组间隔排列的U形过滤孔(19)、底部设有一组间隔排列的过滤柱(20)、中间设有定位槽(21),所述分隔条(18)安装于的定位槽(21)内,且所述定位槽(21)内设有卡接于所述分隔条(18)的弹性卡扣(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窄型双排水超大流量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窄型双排水超大流量防臭地漏, 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窄型双排水超大流量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槽(2)内设有过滤组件(16),所述过滤组件(16)包括若干首尾相连的过滤架(17)和设在所述过滤架(17)内的分隔条(18)组成,所述过滤架(17)侧面设有一组间隔排列的u形过滤孔(19)、底部设有一组间隔排列的过滤柱(20)、中间设有定位槽(21),所述分隔条(18)安装于的定位槽(21)内,且所述定位槽(21)内设有卡接于所述分隔条(18)的弹性卡扣(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窄型双排水超大流量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设有安装座(23),所述安装座(23)内设有二个用于安装所述畜能安装座(9)的安装孔(24),所述畜能安装座(9)外壁设有与所述安装座(23)密封配合的第二密封圈(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窄型双排水超大流量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排水口(8)向上延伸有与所述安装腔(6)连通的圆柱形的旋涡腔(26),所述扇叶(15)位于所述旋涡腔(26)正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窄型双排水超大流量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直管(4)上端螺纹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斌林王阳朋付秋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鑫五金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