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眼部整形的眼睑拉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8655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28
本技术涉及眼部整形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眼部整形的眼睑拉持装置,包括底板。本技术通过转动第一调节杆,方向相反的两段螺纹杆带动两个滑块相互远离或者相互靠近,由此可以根据上下眼睑的距离调整两个拉持钩之间的距离,转动第二调节杆带动套筒移动,由此可以根据眼睑与安装板的距离调整拉持钩伸出的长度,转动第三调节杆带动齿轮转动,与齿轮啮合的齿条带动调节筒沿着套筒的方向移动,由此可以根据眼睑与套筒的距离调整拉持钩的高度,使用时可以根据患者双眼的实际情况分别调整拉持的位置,且可以将上、下眼睑的拉持独自调整不同的位置和高度,操作更加灵活,可以适应不同的手术患者,提高了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眼部整形,具体为用于眼部整形的眼睑拉持装置


技术介绍

1、整形主要是针对皮肤、肌肉及骨骼等创伤、疾病、先天性或后天性组织或器官的缺陷与畸形,以手术的方式进行修整,眼部整形是针对上下眼睑、眼眉等部位的美容整形,在眼部整形的过程中,需要将眼睑拉持以方便手术的进行,这就需要用于眼部整形的眼睑拉持装置;

2、公开号为cn21959467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眼科手术眼睑拉持装置,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左框壁中部穿插活动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固定框的前框壁中部和后框壁中部均开有限位槽,所述固定框的右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固定框的下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左侧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的相对面下部之间和右侧两个电动伸缩杆的相对面下部之间均共同穿插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相对面中部均穿插活动连接有固定机构,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

3、在眼部整形的过程中,由于不同患者双眼的距离不同,且上下眼睑的位置有区别,需要针对左右眼以及上、下眼睑分别进行拉持,而该使用新型仅能够针对单侧眼睑拉持,且拉持上、下眼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眼部整形的眼睑拉持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外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的上表面对称焊接有两个支撑臂(3),所述支撑臂(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槽(4),所述滑槽(4)的内侧壁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调节杆(5),所述第一调节杆(5)的外表面设有方向相反的两段螺纹杆(6),两段所述螺纹杆(6)上均螺纹连接有滑块(7),所述滑块(7)的外表面与所述滑槽(4)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滑块(7)的上表面焊接有螺母板(8),所述螺母板(8)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调节杆(9),所述第二调节杆(9)贯穿所述螺母板(8)且固定连接有套筒(10),所述套筒(10)...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眼部整形的眼睑拉持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外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的上表面对称焊接有两个支撑臂(3),所述支撑臂(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槽(4),所述滑槽(4)的内侧壁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调节杆(5),所述第一调节杆(5)的外表面设有方向相反的两段螺纹杆(6),两段所述螺纹杆(6)上均螺纹连接有滑块(7),所述滑块(7)的外表面与所述滑槽(4)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滑块(7)的上表面焊接有螺母板(8),所述螺母板(8)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调节杆(9),所述第二调节杆(9)贯穿所述螺母板(8)且固定连接有套筒(10),所述套筒(10)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调节筒(11),所述调节筒(11)的内侧壁设有齿条(12),所述套筒(10)的外侧壁设有第三调节杆(13),所述第三调节杆(13)贯穿所述套筒(10)且焊接有齿轮(14),所述齿条(12)的外侧壁与所述齿轮(14)的外侧壁啮合连接,所述调节筒(11)的下表面焊接有连接板(15),所述连接板(15)的下表面焊接有拉持钩(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眼部整形的眼睑拉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杆(5)贯穿所述滑槽(4)且焊接有第一调节旋钮(17),所述第二调节杆(9)远离所述套筒(10)的一端焊接有第二调节旋钮(18),所述第三调节杆(13)远离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学锋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向东美容整形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