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学成像,具体是一种显微镜的成象结构。
技术介绍
1、显微镜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为了突破光衍射极限对分辨率的影响,相关技术人员研发了共聚焦显微镜和光敏定位宽场显微镜。
2、在共聚焦显微镜中,由于微小针孔光栏的引入,大大提高了影像的分辨率,与此同时,收集到的光通量也大为减少,从而严重降低了像的对比度,在一些微弱发光的条件下,甚至不能成像。如中国专利号为202320265458.4的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共聚焦显微镜。
3、在光敏定位宽场显微镜中,分辨率主要由采集到的光通量决定,然而目前大部分的光学显微镜只能收集发光体下半球或上半球的光,发光体发出的光在4π立体角内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限制了显微镜的分辨功能。如中国专利号为201680059895.3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宽场大气压扫描电子显微镜。
4、另外,传统的二维相机只能成二维像,却不能成三维的像,使用局限性大。
5、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显微镜的成象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2、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显微镜的成象结构,包括显微镜主体,显微镜主体上设置有凹面反射镜、发光体支撑板、第一光采集镜头、采光件、以及光接收器。
3、其中,凹面反射镜、发光体支撑板、第一光采集镜头、采光件、以及光接收器由上往下依次设置,并共同构成一个立体角内光的收集光路。
4、采光件为针孔光阑或第二光采集镜头;光接收器为
5、凹面反射镜为半球面反射镜、且其半球面沿着显微镜主体的光轴方向进行切割,凹面反射镜的半球凹面朝向发光体支撑板。
6、凹面反射镜的轴线与显微镜主体的镜头的轴线相同。
7、凹面反射镜的二倍焦距平面与第一光采集镜头的焦距平面重合。
8、凹面反射镜的光轴与显微镜主体的光轴重合或平行。
9、发光体支撑板上设置有发光体;显微镜主体上设置有调节装置;凹面反射镜与发光体之间通过调节装置实现上下和/或左右距离调节。
10、发光体位于凹面反射镜的1-3倍的倍焦距平面处。
11、发光体与凹面反射镜的光轴重合。
12、本技术将凹面反射镜、发光体支撑板、第一光采集镜头、采光件、以及光接收器上往下依次整合到共聚焦的显微镜主体中,利用采集发光体支撑版上的发光体进行发光,使光照射被成象物的同时,还能在凹面反射镜上进行反射,使得显微镜能够构成一个立体角内光的收集光路,从而提高共聚焦显微镜的分辨率,使共聚焦显微镜的光学分辨本领得到充分的发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微镜的成象结构,包括显微镜主体,其特征在于:显微镜主体上设置有凹面反射镜(1)、发光体支撑板(2)、第一光采集镜头(3)、采光件、以及光接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微镜的成象结构,其特征在于:凹面反射镜(1)的轴线与显微镜主体的镜头的轴线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微镜的成象结构,其特征在于:凹面反射镜(1)的二倍焦距平面与第一光采集镜头(3)的焦距平面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微镜的成象结构,其特征在于:凹面反射镜(1)的光轴与显微镜主体的光轴重合或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微镜的成象结构,其特征在于:发光体(8)位于凹面反射镜(1)的1-3倍的倍焦距平面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微镜的成象结构,其特征在于:发光体(8)与凹面反射镜(1)的光轴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微镜的成象结构,包括显微镜主体,其特征在于:显微镜主体上设置有凹面反射镜(1)、发光体支撑板(2)、第一光采集镜头(3)、采光件、以及光接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微镜的成象结构,其特征在于:凹面反射镜(1)的轴线与显微镜主体的镜头的轴线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微镜的成象结构,其特征在于:凹面反射镜(1)的二倍焦距平面与第一光采...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