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液冷冷板,尤其涉及一种液冷结构以及计算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服务器的运行能力也得到了迅猛地发展,随着服务器行业发展及用户需求的多样化,服务器的配置越来越复杂。服务器中各器件的散热需求不断提高,各器件在服务器内的排列也越发紧凑。服务器内部的热量无法通过有效热路径散发出去,服务器结温就会急剧升高,当服务器实际工作结温超出了其最大允许结温时,服务器的性能就会降低甚至失效损坏。所以针对服务器散热功能的改进是至关重要的。
2、其中,当前服务器的散热方式主要为风冷、冷板液冷和浸没式液冷。由于器件的功耗不断增加以及数据中心总能耗/设备能耗(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pue)的要求,基本已到达一般风冷散热技术的极限,需要散热能力更强的液冷散热技术替代风冷技术。
3、然而,随着服务器性能越来越强大,服务器器件排列越发紧凑,目前对于多器件采用冷板冷却时普遍采用串联方式,传统的串联液冷冷板存在较为严重的热级联问题,冷却液进入至冷板后,在上游处器件的散热效果较好,而当冷却液流至一段距离后,散热功能有所下降,则在下游处器件的散热效果较差,冷却能力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冷结构以及计算设备,该液冷结构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现阶段对于多器件采用冷板冷却时普遍采用串联方式,传统的串联液冷冷板存在较为严重的热级联问题,冷却液进入至冷板后,在上游处器件的散热效果较好,而当冷却液流至一段距离后,散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液冷结构,包括若干个冷板以及若干个隔热板;
4、冷板之间相互串联;
5、每个冷板的内部设有若干个隔热板,在每个冷板内形成隔热通道;
6、隔热通道用于隔绝冷板入口端的冷流以及冷板出口端的热流。
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冷板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冷板分别为:第一冷板、第二冷板和第三冷板;
9、第二冷板位于第一冷板以及第三冷板之间;
10、第一冷板、第二冷板以及第三冷板横向排布相连。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液冷结构还包括:若干个散热翅片;
12、若干个散热翅片平行设置于每个冷板内。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冷板内设有空白区域,隔热板位于空白区域内,且隔热板通过空白区域形成隔热通道;
14、若干个散热翅片位于远离空白区域的一侧。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隔热板的数量为三个,三个隔热板分别为:第一隔热板、第二隔热板和第三隔热板;
16、第一隔热板、第二隔热板和第三隔热板分别位于第一冷板、第二冷板以及第三冷板内;
17、第一隔热板位于第一冷板的高度方向上的一端,且第一隔热板在第一冷板出口端与散热翅片相隔绝;
18、第二隔热板位于第二冷板的高度方向上的一端,且第二隔热板在第二冷板入口端与散热翅片相隔绝;
19、第三隔热板位于第三冷板的高度方向上的一端,且第三隔热板在第三冷板入口端与散热翅片相隔绝。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液冷结构还包括:第四隔热板;
21、第四隔热板位于第二冷板的高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且第四隔热板与第二隔热板分别位于第二冷板的高度方向上的两端;
22、第四隔热板在第二冷板出口端与散热翅片相隔绝。
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冷板包括相连通的进液口以及出液口;
24、进液口位于冷板入口端,出液口位于冷板出口端,冷却液进入至进液口流出于出液口。
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液冷结构还包括:若干个软管;
26、若干个冷板之间通过若干个软管相连接。
27、本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包括:若干个发热器件以及上述的液冷结构;
28、液冷结构位于发热器件的一端;
29、液冷结构用于对发热器件进行散热。
3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热器件包括:芯片以及电路板;
31、芯片位于电路板之上;
32、芯片以及电路板通过液冷结构将产生的热量导出。
3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冷结构以及计算设备,该液冷结构包括若干个冷板以及若干个隔热板。其中,冷板之间相互串联,每个冷板的内部设有若干个隔热板,在每个冷板内形成隔热通道,隔热通道用于隔绝冷板入口端的冷流以及冷板出口端的热流。该计算设备包括若干个发热器件以及上述的液冷结构。其中,液冷结构位于发热器件的一端,液冷结构用于对发热器件进行散热。这样,本技术实施例能够通过在液冷结构中设置隔热板以形成隔热通道,隔热通道在冷板中既可起到隔绝冷板出口端的热流的作用,同时也可实现隔绝冷板入口端冷流的作用,使得更大流量的冷却液进入至下一块串联冷板中,进而使得后置冷板获得更良好的散热功能,解决串联冷板中末端冷板散热能力差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冷板以及若干个隔热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板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冷板分别为:第一冷板、第二冷板和第三冷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结构还包括:若干个散热翅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冷板内设有空白区域,所述隔热板位于所述空白区域内,且所述隔热板通过所述空白区域形成所述隔热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隔热板分别为:第一隔热板、第二隔热板和第三隔热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结构还包括:第四隔热板;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液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冷板包括相连通的进液口以及出液口;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液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结构还包括:若干个软管;
9.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发热器件以及上述权利要求1-8任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器件包括:芯片以及电路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冷板以及若干个隔热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板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冷板分别为:第一冷板、第二冷板和第三冷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结构还包括:若干个散热翅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冷板内设有空白区域,所述隔热板位于所述空白区域内,且所述隔热板通过所述空白区域形成所述隔热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隔热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天,曲中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芯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