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屋面保温一体板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86467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屋面保温一体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大面积钢板铺设作为底面模板;将由方钢制成的矩形框架安装在底面模板上;矩形框架外侧设有槽钢固定件;在矩形框架内的各接触面上涂刷脱模剂;浇筑面层混凝土,面层混凝土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将挤塑板切割且支墩位置掏空;将挤塑板置于面层混凝土表面;放置塑料套且浇筑混凝土;成型后移至养护区,养护至其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方钢制成的矩形框架作为模板,代替以往的木模板,增加了模板周转次数,降低了材料的损耗率;通过多个L型压板件和槽钢固定件配合,避免矩形框架上翘、移动或者变形,提高加固质量的精度,确保质量和精度满足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屋面保温一体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1、预制屋面保温一体板是一种用于建筑屋面保温的建材产品,它通常由两层材料组成:一层是保温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eps)、聚氨酯泡沫(pur)、岩棉或玻璃棉等;另一层是外墙板或屋面板,通常采用金属板、瓷砖、混凝土等材料;这两层材料在生产时通过一体化工艺形成一体结构,因此称为“一体板”;预制屋面保温一体板具有保温性能好、安装方便、施工周期短、质量可控等优点,它在建筑屋面保温工程中广泛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减少能源消耗,并且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潮和耐久性能。

2、现有预制屋面保温一体板的常规制作方法是在下部搭设多层木模板,同时开孔预留支墩圆孔,在安放挤塑板后,四周侧面采用木模板进行加固,随后浇筑混凝土,当屋面保温一体板成型后养护至设计强度,再拆除模板;这种方式存在几个缺点,首先是材料损耗率过高,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对木模板裁切过多,并且周次次数较少,造成模板采用损耗率高,增加了制作成本;其次是制作效果差,木模板的强度不足,且加固质量较差而导致精度不足,制作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屋面保温一体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屋面保温一体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槽钢固定件(3)间距不大于60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屋面保温一体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矩形框架(2)外设有L型压板件(5),且L型压板件(5)与槽钢固定件(3)配合,所述矩形框架(2)外平均分布有多个L型压板件(5),且框架上的各个节点均设有L型压板件(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屋面保温一体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钢固定件(3)与L型压板件(5)的宽度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屋面保温一体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屋面保温一体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槽钢固定件(3)间距不大于60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屋面保温一体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矩形框架(2)外设有l型压板件(5),且l型压板件(5)与槽钢固定件(3)配合,所述矩形框架(2)外平均分布有多个l型压板件(5),且框架上的各个节点均设有l型压板件(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屋面保温一体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钢固定件(3)与l型压板件(5)的宽度相同,且槽钢固定件(3)的高度小于l型压板件(5)的高度1-2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屋面保温一体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矩形框架(2)的各个节点处均开设有卡槽(9),且对应的l型压板件(5)上均设有与卡槽(9)配合的卡块(10),所述l型压板件(5)上的卡块(10)均为楔形块,且对应的卡槽(9)形状与卡块(10)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屋面保温一体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矩形框架(2)顶部均部有多个放置框(11),所述矩形框架(2)内开设有与放置框(11)配合的多个放置腔,每个所述放置框(11)内均滑动设有限制杆(12),每个所述限制杆(12)下端均设有齿条(13),每个所述放置腔内均设有转杆(14),且放置腔内设有齿轮(15),每个所述转杆(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小军李红燕刘彬潘俐伶班廷首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