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6391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27
一种连接器结构,包括绝缘本体及插针,绝缘本体包括相连的基座及中空筒体,中空筒体具有穿槽及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一对限位平面及一对限位凹弧面,各限位平面相对配置,各限位凹弧面相对配置且位于各限位平面的两侧,插针可拆卸地插接绝缘本体且具有定位段,定位段具有一对定位平面及一对定位凸弧面,各定位平面相对配置,各定位凸弧面相对配置且位于各定位平面的两侧;当插针未插接绝缘本体时,各定位凸弧面之间的定位间距大于各限位凹弧面之间的限位间距;当插针插接绝缘本体时,定位段卡固在限位结构内,各定位平面分别抵接各限位平面,各定位凸弧面分别抵接各限位凹弧面;借以避免插针晃动或脱离并避免碎屑积卡而影响插针的插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连接器领域,尤指一种插针式的连接器结构


技术介绍

1、连接器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工业、电子与科技领域中,其主要包括可相互插接的一连接器公头及一连接器母头,当两者插接时可使各自电性连接的电路形成通路而让电流或信号流通而进行传递。连接器的种类繁杂,可依据不同需求选择不同形式的连接器作使用。其中插针式的连接器是将金属导体以插针的形式插设固定在绝缘壳体的内部,从而使插针的一端是容置在绝缘壳体的容槽内以与对应的连接器对接而形成电性连接,插针的另一端则外露在绝缘壳体的外部以便于供电线、缆线或金属导体连接而形成电性连接。因此,插针在插入绝缘壳体后,不仅必须有防脱离的结构来防止插针脱离绝缘壳体而导致连接失效,还需要保持稳固使其不会轻易产生晃动以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2、然而,现有插针式的连接器一般都是通过插针直接插接于绝缘壳体,因此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仍容易产生晃动,从而发生接触不良或是脱落的现象。此外,当插针插接于绝缘壳体后,一旦插针外露在绝缘壳体外部的一端所连接的电线、缆线或金属导体受到拉扯或撞击,便容易导致插针从绝缘壳体上脱落,或是导致绝缘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该限位凹弧面(142)的弧度小于每一该定位凸弧面(2112)的弧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中空筒体(12)的一端具有一避让槽(15),该避让槽(15)围绕该限位结构(14)而使该中空筒体(12)在该避让槽(15)与该限位结构(14)之间形成一围墙(16),当该插针(20)插接该绝缘本体(10)时,该定位段(211)抵接该限位结构(14)使该围墙(16)弹性变形而朝该避让槽(15)溃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该限位凹弧面(142)的弧度小于每一该定位凸弧面(2112)的弧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中空筒体(12)的一端具有一避让槽(15),该避让槽(15)围绕该限位结构(14)而使该中空筒体(12)在该避让槽(15)与该限位结构(14)之间形成一围墙(16),当该插针(20)插接该绝缘本体(10)时,该定位段(211)抵接该限位结构(14)使该围墙(16)弹性变形而朝该避让槽(15)溃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插入部(21)具有一卡接段(212)及一插接段(213),该卡接段(212)连接在该定位段(211)及该插接段(213)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限位结构(14)还包括复数弹性卡勾(143),该卡接段(212)具有一环形凹槽(2121),当该插针(20)插接该绝缘本体(10)时,各该弹性卡勾(143)扣接该环形凹槽(212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该弹性卡勾(1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上财
申请(专利权)人:町洋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