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砂净化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6332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26
本技术涉及净化槽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再生砂净化槽,包括净化槽和第一电机,所述净化槽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主轴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外侧与第二齿轮外侧啮合,所述第一电机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二齿轮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齿轮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一限位杆内侧开设有滑槽,本技术中,把废砂放置在两个挤压壳一端上部分,对挤压壳进行震动,较小的废砂直接进行破碎,较大直径的废砂在震动情况下流动到两个挤压壳中间,对较大颗粒废砂进行粉碎,粉碎后的废渣在进行破碎,节约加工时长和起到一定的节能效果,而且方便下一道工序进行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净化槽,具体为一种再生砂净化槽


技术介绍

1、再生砂净化槽是对废砂表面的杂质进行净化的装置,从而实现回收利用,再加工的过程中,需要经过破碎、筛选、焙烧、冷却和分离等操作,先要将废砂团块破碎,便于在焙烧过程中进行有效彻底的燃烧,通过高温焙烧将砂粒表面的树脂等可燃物燃尽,最后将废砂冷却分离出可回收利用的成,废砂的形状为直径不同且不规则的颗粒。

2、在对再生砂进行净化的过程中,废砂中混有粉尘、砂粒和烧结物等,由于这些杂物粘连在砂粒表,砂粒颗粒的大小不同,部分直径较大的砂粒表面比直径较小的砂粒表面粘连的烧结物较多,直径较大的砂粒需要净化的时间大于直径较小的砂粒净化时间,如果把直径较大的砂粒与直径较小的砂粒混合加工,不仅浪费加工时间,而且不利于能源的节约,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再生砂净化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砂净化槽,以解决如果把直径较大的砂粒与直径较小的砂粒混合加工,不仅浪费加工时间,而且不利于能源的节约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砂净化槽,包括净化槽(1)和第一电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槽(1)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主轴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所述第一齿轮(3)外侧与第二齿轮(4)外侧啮合,所述第一电机(2)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5),所述第二齿轮(4)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杆(6),所述第一齿轮(3)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7),所述第一限位杆(5)内侧开设有滑槽(13),所述滑槽(13)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8),所述滑块(8)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块(9)内侧,所述第一固定块(9)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挤压壳(10),所述第一挤压壳(10)内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砂净化槽,包括净化槽(1)和第一电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槽(1)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主轴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所述第一齿轮(3)外侧与第二齿轮(4)外侧啮合,所述第一电机(2)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5),所述第二齿轮(4)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杆(6),所述第一齿轮(3)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7),所述第一限位杆(5)内侧开设有滑槽(13),所述滑槽(13)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8),所述滑块(8)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块(9)内侧,所述第一固定块(9)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挤压壳(10),所述第一挤压壳(10)内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伸缩杆(11),所述第一挤压壳(10)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挤压块(12),所述第一挤压壳(10)一端外侧转动连接有连接块(16),所述第一挤压壳(10)外侧与第二连接壳(17)外侧贴合,所述连接块(16)一侧与偏心滚轮(14)外侧贴合,所述偏心滚轮(14)内侧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15)主轴末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砂净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壳(10)与第二连接壳(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宗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林市铭锐铸造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