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肛腔内荷包缝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6185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经肛腔内荷包缝合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缝合器包括上钳组件和下钳组件,上钳组件和下钳组件内均包括了无创齿,无创齿内包括了U型缝线槽,在手动使用缝针进行缝合时,由缝合器内部的U型缝线槽一和U型缝线槽二共同组成圆环型的缝合通道,缝针能够通过缝合通道的引导完成组织的缝合,相对于现有的缝扎器能够避免跳针情况的发生,使得缝线均匀穿过组织,提高荷包质量;通过上下滑动的方式实现缝合器的上钳组件和下钳组件的动作,其能够在肛门狭小空间内完成肠粘膜的夹持,圆环型的缝合通道配合可弯曲荷包缝合针的使用,能够极大提高缝合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经肛腔内荷包缝合器


技术介绍

1、“痔上粘膜环切术”是用一种称为“pph吻合器”的特殊器械,将痔上方的直肠粘膜脱垂带做环形切除,切除前需要将直肠粘膜环形缝合一圈,俗称“打荷包”,打荷包为关键的一步,荷包打得好坏关系到整个手术的成败,目前在打荷包时一般使用腔镜缝扎器配合缝针进行,这对于操作者的要求较高,很容易出现跳针现象,使得有一部分缝线暴露在组织外,在收紧缝线时,组织受力不均匀,打荷包质量较差。现有技术中,如专利文献1(cn103494621a)其公开了荷包钳及其线仓,其实现了能够自动的进行荷包的缝线操作,但是其只有一半是缝线操作仓,另外一半则是针仓,如此,使得缝线操作仓的空间仅仅有圆形的一半,不能够形成完整的一个圆形缝合操作仓,如此使得效率不是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经肛腔内荷包缝合器,其包括了u型缝线槽,配合可弯曲荷包缝合针,能够实现肛门内快速、均匀的荷包缝合,提高打荷包的质量,进一步能够方便pp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经肛腔内荷包缝合器,包括上钳组件(1)和下钳组件(2),所述上钳组件(1)能够相对所述下钳组件(2)上下滑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钳组件(1)包括滑动杆(3)和上闭合环组(5),所述上闭合环组(5)设置于所述滑动杆(3)的上端,所述下钳组件(2)包括导向外套(11)和下闭合环组(13),所述下闭合环组(13)设置于所述导向外套(11)的上端,所述滑动杆(3)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外套(11)内,所述上闭合环组(5)包括上环(6)及设置于上环(6)下端的若干无创齿一(7),在相邻无创齿一(7)之间形成齿槽一(8),所述下闭合环组(13)包括下套筒(14)及设置于下套筒(14)上端的若干无创齿...

【技术特征摘要】

1.经肛腔内荷包缝合器,包括上钳组件(1)和下钳组件(2),所述上钳组件(1)能够相对所述下钳组件(2)上下滑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钳组件(1)包括滑动杆(3)和上闭合环组(5),所述上闭合环组(5)设置于所述滑动杆(3)的上端,所述下钳组件(2)包括导向外套(11)和下闭合环组(13),所述下闭合环组(13)设置于所述导向外套(11)的上端,所述滑动杆(3)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外套(11)内,所述上闭合环组(5)包括上环(6)及设置于上环(6)下端的若干无创齿一(7),在相邻无创齿一(7)之间形成齿槽一(8),所述下闭合环组(13)包括下套筒(14)及设置于下套筒(14)上端的若干无创齿二(15),在相邻无创齿二(15)之间形成齿槽二(16),在所述无创齿一(7)内开设有u型缝线槽一(9),在所述无创齿二(15)内开设有u型缝线槽二(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肛腔内荷包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在上钳组件(1)和下钳组件(2)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无创齿一(7)能够插入齿槽二(16)内,所述无创齿二(15)能够插入所述齿槽一(8)内,且所述u型缝线槽一(9)和u型缝线槽二(17)对接,形成环状的供可弯曲荷包缝合针通过的缝合通道,在其中一个无创齿二(15)的内侧开设有引出槽(20),在其中一个无创齿一(7)的内侧开设有引导槽(10),所述引导槽(10)供所述可弯曲荷包缝合针穿入所述缝合通道,所述引出槽(20)供所述可弯曲荷包缝合针穿出所述缝合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肛腔内荷包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缝线槽一(9)包括圆形槽二(27)和方形槽一(28),所述圆形槽二(27)设置于所述无创齿一(7)的中心处,所述方形槽一(28)设置于所述无创齿一(7)的下端,无创齿一(7)位于u型缝线槽一(9)的两侧分别形成外侧壁二(29)和内侧壁二(30),所述引导槽(10)开设于所述内侧壁二(3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经肛腔内荷包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缝线槽二(17)包括圆形槽一(21)和方形槽二(22),所述圆形槽一(21)设置于所述无创齿二(15)的中心处,所述方形槽二(22)设置于所述无创齿二(15)的上端,无创齿二(15)位于u型缝线槽二(17)的两侧分别形成外侧壁一(23)和内侧壁一(24),所述引出槽(20)开设于所述内侧壁一(2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经肛腔内荷包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侧壁二(29)的下端及内侧壁二(30)的下端均设置有若干防滑凸条二(31),所述防滑凸条二(31)间隔设置,在所述外侧壁一(23)的上端及内侧壁一(24)的上端均设置有若干防滑凸条一(25),所述防滑凸条一(25)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肛腔内荷包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套筒(14)包括下闭环(35)和针仓组件(32),所述针仓组件(32)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下闭环(35)的下端,在下闭环(35)和针仓组件(32)之间设置有螺旋针(33),在下闭环内开设有穿针通道(36),在针仓组件(32)内滑动设置有推针组件(34),所述推针组件(34)能够驱动所述螺旋针(33)从所述针仓组件(32)通过所述穿针通道(36)进入所述缝合通道,在绕过缝合通道后又由所述穿针通道(36)返回所述针仓组件(32)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经肛腔内荷包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仓组件(32)包括内套筒(38)、外套筒(37)和固定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和新尤俊连加辨夏璐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市第一医院厦门市红十字会医院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