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监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电梯门形变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1、电梯门通常有两个门,从电梯外能看到的、固定在每层的叫做厅门,里面看到的、固定在轿厢随着轿厢运动的叫做轿门。电梯门的开关一般是由轿门带动厅门开关。它的稳定性、合理性、安全性是决定电梯等级的关键因素
2、电梯在工作过程中,尤其是货梯,电梯在运载较重或较尖锐的货物时,有时由于各种因素会出现较重或较尖锐的货物碰撞电梯门情况的发生,导致电梯门的厅门或轿门的前侧面或后侧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形变,电梯门的形变会对电梯运行的稳定性、合理性、安全性造成影响,需要及时发现和及时修复。
3、现有的对电梯门形变检测中,大多是通过定时、定期的对电梯维护时才能发现问题,而电梯维保按国家标准需要每15天保养一次,每次间隔不能超过15天,每季度须每季度检查一次,每半年须检查一次,每一年须检查一次,也就间接造成发现时间较晚,不利于电梯的运行,存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门形变监测系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门形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门体(1)内部的形变监测模块(5)和用于使形变监测模块(5)纵向移动和横向移动的位移机构,所述门体(1)内部设有空腔(2),所述空腔(2)的前后两内壁上分别镜像设置有呈网格状的前滑槽和后滑槽,所述形变监测模块(5)包括监测盒(7),所述监测盒(7)的前端面设置有沿所述前滑槽轨道移动的前探头组件(8),所述监测盒(7)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前探头组件(8)另一端相配合的用于检测门体(1)前侧面外凸的第一压力检测组件(9)和用于检测门体(1)前侧面凹陷的第二压力检测组件(10),所述监测盒(7)的后端面设置有与所述后滑槽相配合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门形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门体(1)内部的形变监测模块(5)和用于使形变监测模块(5)纵向移动和横向移动的位移机构,所述门体(1)内部设有空腔(2),所述空腔(2)的前后两内壁上分别镜像设置有呈网格状的前滑槽和后滑槽,所述形变监测模块(5)包括监测盒(7),所述监测盒(7)的前端面设置有沿所述前滑槽轨道移动的前探头组件(8),所述监测盒(7)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前探头组件(8)另一端相配合的用于检测门体(1)前侧面外凸的第一压力检测组件(9)和用于检测门体(1)前侧面凹陷的第二压力检测组件(10),所述监测盒(7)的后端面设置有与所述后滑槽相配合的后探头组件(11),所述监测盒(7)的内部还设置有与所述后探头组件(11)另一端相配合的用于检测门体(1)后侧面外凸的第三压力检测组件(12)和用于检测门体(1)后侧面凹陷的第四压力检测组件(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梯门形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机构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空腔(2)上下两端部的第一横向丝杆(61)和第二横向丝杆(62),所述第一横向丝杆(61)上适配有第一滚珠螺母块(63),所述第二横向丝杆(62)上适配有第二滚珠螺母块(64),所述第一滚珠螺母块(63)、第二滚珠螺母块(64)之间设置有第一纵向丝杆(65),所述第一纵向丝杆(65)的上端部通过正反转电机(69)与所述第一滚珠螺母块(63)连接,所述第一纵向丝杆(65)的下端部通过轴承和轴承座与所述第二滚珠螺母块(64)连接,所述第一纵向丝杆(65)上适配有第三滚珠螺母块(66),所述监测盒(7)设于所述第三滚珠螺母块(66)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梯门形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丝杆(61)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空腔(2)的左侧面连接,所述第一横向丝杆(6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步进电机(67)与所述空腔(2)的右侧面连接;所述第二横向丝杆(62)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空腔(2)的左侧面连接,所述第二横向丝杆(6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步进电机(68)与所述空腔(2)的右侧面连接,所述第一步进电机(67)、第二步进电机(68)同步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电梯门形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探头组件(8)包括前探头(81),所述前探头(8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门体(1)前侧面设置,所述前探头(81)的一端部与所述前滑槽的底部相接触,所述前探头(8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板(82),所述第一连接板(8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向杆(83),所述监测盒(7)的前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杆相适配的第一导向筒,所述第一导向杆(83)的另一端位于监测盒内部且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南,寇彦飞,李波,王锋,龚鑫凯,王珍,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