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生产线智能装配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6103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装配机械手领域,尤其涉及自动生产线智能装配机械手,包括箱斗,箱斗的内腔宽度由上往下之间减小,箱斗内盛放螺母,导料臂由箱斗的底部获取螺母,导料臂传导螺母以水平状态排出,紧固组件包括端壳,端壳连接在导料臂排出螺母的一端,端壳内部具有滑腔,端壳底部转动安装有旋筒,旋筒具有上下贯通的内腔,旋筒的内腔截面为适配螺母的多边形状,第一电机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旋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反向转动的传动带以夹持的方式驱动螺母排列移动,实现对紧固组件逐个上料,再通过曲柄下压螺母对位卡入旋筒内,实现逐个取料,驱动旋筒旋转完成螺母逐个紧固装配,无需独立取料,节省装配时间,减少设备工作量,降低故障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机械手领域,尤其涉及自动生产线智能装配机械手


技术介绍

1、装配生产线已实现自动化生产,各个加工环节已由智能化加工设备取代人工,高效率、高精度是自动化生产线相对于传统生产线所具备的优势,机械手是装配生产线尤为重要的工作单元;

2、螺帽固定装配机械手是将螺帽旋转固定在螺钉本体,达到对产品固定装配的目的,现有装配生产线对于螺帽自动化固定装配是采用机械手先进行夹取螺帽,再将螺帽转移至装配点进行旋转装配,每个装配点都需要机械手进行独立的取料、旋转装配,机械手频繁的在取料点与装配点之间活动不仅耗时,而且容易增加机械手的故障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下问题:现有装配生产线对于螺帽自动化固定装配是采用机械手先进行夹取螺帽,再将螺帽转移至装配点进行旋转装配,每个装配点都需要机械手进行独立的取料、旋转装配,机械手频繁的在取料点与装配点之间活动不仅耗时,而且容易增加机械手的故障率。

2、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自动生产线智能装配机械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动生产线智能装配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生产线智能装配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腔(32)内通过扭力弹簧弹性转动安装有扭柱(35),扭柱(35)固定有曲柄(34),曲柄(34)的端部弯曲上翘,曲柄(34)压在螺母上表面螺纹孔外围的平面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生产线智能装配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扭柱(35)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按压开关(37),扭柱(35)的表面具有凸起(36),螺母支撑曲柄(34)上翘移动,使扭柱(35)表面的凸起(36)抵触第一按压开关(37),第一按压开关(37)电性连接第一电机(38)。

<...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生产线智能装配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生产线智能装配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腔(32)内通过扭力弹簧弹性转动安装有扭柱(35),扭柱(35)固定有曲柄(34),曲柄(34)的端部弯曲上翘,曲柄(34)压在螺母上表面螺纹孔外围的平面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生产线智能装配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扭柱(35)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按压开关(37),扭柱(35)的表面具有凸起(36),螺母支撑曲柄(34)上翘移动,使扭柱(35)表面的凸起(36)抵触第一按压开关(37),第一按压开关(37)电性连接第一电机(3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生产线智能装配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筒(33)的内腔开设有伸缩槽(39),伸缩槽(39)内通过弹簧弹性滑动设置挡球(310),挡球(310)凸出旋筒(33)内腔的表面,用于阻挡螺母在旋筒(33)内下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生产线智能装配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臂包括依次贯通连接的竖料管(2)、扭转料管(21)、横料管(22),竖料管(2)、扭转料管(21)、横料管(22)的截面尺寸相同,扭转料管(21)的扭转角度为90°,竖料管(2)连通箱斗(1)的底部,横料管(22)连通滑腔(32),所述竖料管(2)的两侧开设侧口(4),竖料管(2)两侧对称设置传动带(41),传动带(41)贯穿侧口(4)挤压竖料管(2)内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效宇孔鹏程张含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职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