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按摩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按摩头。
技术介绍
1、按摩器的按摩头的外形设计多变,但通常由若干圆弧状凸起的按摩头组成,当单一按摩头上设置多个圆弧状凸起时,其能够显著的增大接触面积,提升按摩体验,但相应的增大接触面积后,由于人体接触面多为曲面,就会造成按摩头与人体实际接触面积并未显著增大,即使全部接触后,由于人体的曲面也会造成各处按压力度不同,从而影响体验;同时按摩头除了普通的常规旋转工作模式外,还经常会设计摆偏往复运动等复合运动的工作模式,如使用多按摩凸起的按摩头就会造成按摩力度的不均匀与不适感,因此市面上通常使用具有单一按摩凸起的按摩头,仅在腰背部具有明显平整部位处的按摩器械中使用多按摩凸起的按摩头。因此亟需一种能够自适应人体曲线的并增大接触面积的按摩头。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适应按摩头。
3、(二)技术方案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5、一种自适应按摩头,包括与按摩头座转动连接的按摩头;所述按摩头的中部与按摩头座转动连接;所述按摩头平行于按摩头座时,按摩头两端下侧与按摩头座之间形成间距,所述按摩头转动时被按摩头座限位以使得按摩头能够往复摆动旋转;所述按摩头与按摩头座之间设有复位组件以使得在非工作状态时保持按摩头与按摩头座平行。
6、进一步的,所述按摩头两端上侧形成有按摩凸起。
7、进一步的,所述按摩
8、进一步的,所述按摩头通过转轴与按摩头座转动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按摩头的两个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按摩头座上设有转轴槽;所述转轴贯穿通孔后与转轴槽配合。
10、进一步的,所述转轴设置两个;所述按摩头座上设置两个相当设置且不连通的转轴槽。
11、进一步的,所述复位组件为弹簧。
12、进一步的,所述弹簧设置一个;所述按摩头座中部设有与弹簧配合的安装槽;所述按摩头中部设有与弹簧配合的复位孔;所述弹簧上端与复位孔配合,下端与安装槽配合。
13、进一步的,所述空腔内位于按摩凸起的下方设有与按摩头座配合的限位板。
14、进一步的,所述按摩头与按摩头座间设有pcb灯板;所述按摩头座上设有连接pcb灯板的碳刷。
15、(三)有益效果
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转轴实现了按摩头的旋转摆动连接,从而使得按摩头在具备更多按摩面积的同时能够具备自适应调节的功能,保证按摩凸起均能有效的接触到按摩区域,通过限位板控制按摩头与按摩头座之间的间距,降低按摩头的摆动幅度,从而使得按摩头工作时摆动能够尽可能多的与按摩头座接触,增加稳定性并降低对转轴的负载;通过增加复位组件,有效的实现了按摩头的复位,同时将复位组件优化为单一的弹簧结构,有效的减少了零件数量,并保证功能的完善;增加pcb灯板,使得按摩头能够发光,在按摩时能够提供更多功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按摩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按摩头座(180)转动连接的按摩头(100);所述按摩头(100)的中部与按摩头座(180)转动连接;所述按摩头(100)平行于按摩头座(180)时,按摩头(100)两端下侧与按摩头座(180)之间形成间距,所述按摩头(100)转动时被按摩头座(180)限位以使得按摩头(100)能够往复摆动旋转;所述按摩头(100)与按摩头座(180)之间设有复位组件以使得在非工作状态时保持按摩头(100)与按摩头座(180)平行;所述按摩头(100)通过转轴(150)与按摩头座(180)转动连接;所述按摩头(100)的两个侧壁(120)上设有通孔(130);所述按摩头座(180)上设有转轴槽(182);所述转轴(150)贯穿通孔(130)后与转轴槽(182)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100)两端上侧形成有按摩凸起(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100)内侧形成有空腔(101),所述按摩头座(180)设于该空腔(10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为弹簧(16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60)设置一个;所述按摩头座(180)中部设有与弹簧(160)配合的安装槽(181);所述按摩头(100)中部设有与弹簧(160)配合的复位孔(140);所述弹簧(160)上端与复位孔(140)配合,下端与安装槽(181)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位于按摩凸起(110)的下方设有与按摩头座(180)配合的限位板(18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100)与按摩头座(180)间设有PCB灯板(170);所述按摩头座(180)上设有连接PCB灯板(170)的碳刷(18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按摩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按摩头座(180)转动连接的按摩头(100);所述按摩头(100)的中部与按摩头座(180)转动连接;所述按摩头(100)平行于按摩头座(180)时,按摩头(100)两端下侧与按摩头座(180)之间形成间距,所述按摩头(100)转动时被按摩头座(180)限位以使得按摩头(100)能够往复摆动旋转;所述按摩头(100)与按摩头座(180)之间设有复位组件以使得在非工作状态时保持按摩头(100)与按摩头座(180)平行;所述按摩头(100)通过转轴(150)与按摩头座(180)转动连接;所述按摩头(100)的两个侧壁(120)上设有通孔(130);所述按摩头座(180)上设有转轴槽(182);所述转轴(150)贯穿通孔(130)后与转轴槽(182)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100)两端上侧形成有按摩凸起(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100)内侧形成有空腔(101),所述按摩头座(1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成全,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康怡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