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腔行位设计新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5656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腔行位设计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以及设置于所述模具两侧的行位座,所述模具内安装有若干个模腔,所述模腔内侧壁贯穿设置有镶针孔,各所述行位座均设有活动槽和至少两个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行位块,各所述行位块在靠近所述模具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上下两端向外开口,所述安装槽内可拆卸连接有镶针,所述镶针与所述镶针孔可拆卸连接,所述行位块底部斜向设置有导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铲基,所述铲基一端设有驱动部,所述铲基顶面设有与所述行位槽内滑动的驱动块,减少行位的排位空间,简化行位零件,从而减少了模具成本,减少了前模的浮动板,减少模胚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多腔行位设计新型结构


技术介绍

1、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多腔模具可以实现一次性注塑形成多个产品,现有的多腔模具存在以下问题:

2、1、行位较多,如按传统的前模行位设计方法,模具的前模板需浮动,模具排位也较大,影响模具的成本;

3、2、按传统的行位设计方法,难以适应较小注塑机的使用;

4、3、传统设计方法,行位零件太多,增加模具的加工成本;

5、4、行位镶针有多款换款,传统的行位设计在注塑机上进行换款装拆不方便;

6、5、影响安装试模的时间,同样也会影响使用者的模具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腔行位设计新型结构,旨在解决以上提到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多腔行位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腔行位设计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以及设置于所述模具两侧的行位座,所述模具内安装有若干个模腔,所述模腔内侧壁贯穿设置有镶针孔,各所述行位座均设有活动槽和至少两个滑槽,所述活动槽用于连通各所述滑槽之间的底部,各所述滑槽均向上开口,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行位块,各所述行位块在靠近所述模具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上下两端向外开口,所述安装槽内可拆卸连接有镶针,所述镶针与所述镶针孔可拆卸连接,所述行位块底部斜向设置有导向槽,所述活动槽内滑动连接有铲基,所述铲基一端设有驱动部,所述铲基顶面设有与所述行位槽内滑动的驱动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行位设计新型结构,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腔行位设计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以及设置于所述模具两侧的行位座,所述模具内安装有若干个模腔,所述模腔内侧壁贯穿设置有镶针孔,各所述行位座均设有活动槽和至少两个滑槽,所述活动槽用于连通各所述滑槽之间的底部,各所述滑槽均向上开口,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行位块,各所述行位块在靠近所述模具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上下两端向外开口,所述安装槽内可拆卸连接有镶针,所述镶针与所述镶针孔可拆卸连接,所述行位块底部斜向设置有导向槽,所述活动槽内滑动连接有铲基,所述铲基一端设有驱动部,所述铲基顶面设有与所述行位槽内滑动的驱动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宏祥邵先党陈伟普刘标米勇匡文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汇美模具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