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工程接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85527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2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信工程接线装置,涉及接线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的一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弹板,所述弹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滑动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腔;本技术通过电机、移动板、齿条、齿轮、驱动杆、支撑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螺栓的设置,启动电机,电机带动驱动杆和齿轮转动,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带动两个移动板相反方向移动带动两个固定板之间线缆的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接线装置,具体为一种通信工程接线装置


技术介绍

1、在通信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在空中架设许多线缆,可用于信息传输和电力输送。线缆的连接处处理不好,会影响线路的正常使用,升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2、公告号为cn213846091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信工程用多功能接线装置,包括接线筒,所述接线筒内部上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活动卡块,所述活动卡块的顶部活动卡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转动头,所述转动头下端的外围活动卡接有固定筒。本技术通过设置有接线卡、接线筒与引导口等达到连接简单易操作的目的,预先将两股线分别互动卡接在接线环中,随后利用固定筒形成位置的固定,另一端则是依靠接线卡实现两股线位置的固定,随后双手一边一个反向转动,就能够轻松快捷的完成电缆的稳定连接,另外该方式连接的电缆往往缠绕整齐接触面大。

3、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接线装置需要耗费人力,双手反向操作较为繁琐,且接线过程中较难自动进行熔接。

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信工程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工程接线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腔(2),所述滑动腔(2)的一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4),所述伸缩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6),所述第一固定板(6)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弹板(7),所述弹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8),所述滑动腔(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腔(9),所述固定腔(9)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0),所述伺服电机(10)的输出端花键连接有螺纹杆(11),所述螺纹杆(11)的外表面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工程接线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腔(2),所述滑动腔(2)的一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4),所述伸缩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6),所述第一固定板(6)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弹板(7),所述弹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8),所述滑动腔(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腔(9),所述固定腔(9)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0),所述伺服电机(10)的输出端花键连接有螺纹杆(11),所述螺纹杆(11)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套筒(12),所述套筒(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按压板(13),所述按压板(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14),所述压力传感器(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板(15),所述固定腔(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承接板(16),所述底板(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底座(17),所述底座(17)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板(18),所述移动板(18)的一侧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伟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