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式柔性纺织阵列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85496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容式柔性纺织阵列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电容式柔性纺织阵列传感器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层叠的柔性封装层、上导电层、介电层、下导电层和柔性基底层;上导电层为载有若干条第一导电条的织物,相邻第一导电条平行且具有间距,所有第一导电条连接第一电极;下导电层为载有若干条第二导电条的织物,相邻第二导电条平行且具有间距,所有第二导电条连接第二电极;第一导电条与第二导电条在向下投影方向以十字形交叉分布。制备方法为,通过单独制备各层,再将各层进行结合制备;或者,通过机织方式一体织造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当传感器受到外力作用时,可准确的检测出该外力的有效作用面及作用力大小,实现精确感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传感器,具体涉及一种电容式柔性纺织阵列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智能传感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逐渐智能化,便利性越来越高。目前,传感器元件仍然以刚性元件为主,当用于不规则形状表面或者柔性表面时造成不易安装、使用舒适感低等问题,尤其当用于可穿戴产品时,严重影响了美观性与舒适性。为此,传感元件实现全柔性、可穿戴性将是传感技术中的重大突破,将充分满足可穿戴领域的实际需求,在智能机器人、智能服装、智能家居、智慧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材料基可穿戴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传感器
它包括上导电层、下导电层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多孔压缩层,其中,上导电层、下导电层的材质均为电导率在10-5~103s/cm之间的导电纤维,多孔压缩层为具备一个以上通孔且孔隙率不低于60%的弹性纺织材料。该传感器在具备高灵敏度的基础上,还具备高柔性及良好的透气性。在可穿戴纺织衣物领域具备较好的应用前景,同时,该制备方法简单便捷,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该专利的缺陷在于,借助上下导电层对电容变化值的检测,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容式柔性纺织阵列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层叠的柔性封装层、上导电层、介电层、下导电层和柔性基底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式柔性纺织阵列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各层之间的结合方式为缝合、纺织、热压或印刷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容式柔性纺织阵列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上导电层与介电层的结合点位于第一导电条与第二导电条交叉点的两侧;下导电层与介电层的结合点位于第二导电条与第一导电条交叉点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式柔性纺织阵列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为导电纤维通过编织进入织物内部形成的导电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式柔性纺织阵列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层叠的柔性封装层、上导电层、介电层、下导电层和柔性基底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式柔性纺织阵列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各层之间的结合方式为缝合、纺织、热压或印刷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容式柔性纺织阵列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上导电层与介电层的结合点位于第一导电条与第二导电条交叉点的两侧;下导电层与介电层的结合点位于第二导电条与第一导电条交叉点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式柔性纺织阵列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为导电纤维通过编织进入织物内部形成的导电织物;或者,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为通过在织物表面涂覆、沉积或化学镀金属材料形成的导电织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式柔性纺织阵列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柔性封装层、柔性基底层均为棉、麻、毛、丝绸或呢绒纤维织成的织物;或者柔性封装层、柔性基底层为聚氨酯织物。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霞吕治家赵静李金财曹学通刘宜伟毛思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魏桥纺织科技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