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耳科吸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5462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2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式耳科吸管,包括管体,第三管段的一端与管头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管段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管段的一端,第二管段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管段的一端,第一管段的另一端连接有吸管接头,第二管段为蛇形软管,通过旋钮驱动位于套筒内部的螺杆的一端与第三管段接触,以将第三管段限位固定在套筒内部,在蛇形软管伸缩作用下,将第一管段在套筒内部进行相对滑出或滑入来拉长或缩短管体的整体长度,管头直接接触目标血液,吸管接头外接抽液泵,血液进入管体,通过手指可选择性地封堵风孔调节盒表面的若干通风孔,进而导致空气进气量大小的变换,从而实现了对吸管吸力大小的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耳外科手术设备,具体为一种可调式耳科吸管


技术介绍

1、耳科吸管用于吸去暴露术野中的血液。若整根耳科吸管采用线性设计,则对于耳科非开放手术特定位置很难触及,如镫骨周围、上鼓室、及鼓室前下方,特别是部分伴有外耳道狭窄的病人,那么此时医生采用的办法一般是骨凿凿除后电钻磨掉狭窄部位的骨质,又或者改为耳后切口,上述做法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非开放手术特定位置难触及的问题,但是对患者而言,手术创伤大、风险高、手术时间大大延长、耳后切口留有疤痕。

2、吸力过大容易引起患者术后头晕、耳鸣等不适,对内耳刺激过大。处理镫骨底板时,尤其是耳硬化患者的镫骨底板开窗后内耳与外界相通,大吸力吸管的噪音易引起患者术后耳鸣,而且吸力过大容易吸走大量外淋巴液,导致患者听力进一步下降甚至全聋。又如,在铺筋膜或处理外耳道鼓膜瓣时,吸力过大容易引起筋膜移位或者损伤外耳道鼓膜瓣。目前,现有的耳科吸管本身无法调节吸力大小,而且吸管本身结构固定,无法根据需求进行整体长度调节,具有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式耳科吸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的一端连接于管头(2),所述管体(1)包括第一管段(3)、第二管段(4)和第三管段(5),所述第三管段(5)的一端与管头(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管段(5)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管段(4)的一端,所述第二管段(4)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管段(3)的一端,所述第一管段(3)的另一端连接有吸管接头(6),所述吸管接头(6)用于外接抽液泵,所述第二管段(4)为蛇形软管,在蛇形软管伸缩作用下方便调节管体(1)的整体长度,所述第三管段(5)的另一端上固定有套筒(7),所述第二管段(4)与第三管段(5)上远离吸管接头(6)的一端均位于套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耳科吸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的一端连接于管头(2),所述管体(1)包括第一管段(3)、第二管段(4)和第三管段(5),所述第三管段(5)的一端与管头(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管段(5)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管段(4)的一端,所述第二管段(4)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管段(3)的一端,所述第一管段(3)的另一端连接有吸管接头(6),所述吸管接头(6)用于外接抽液泵,所述第二管段(4)为蛇形软管,在蛇形软管伸缩作用下方便调节管体(1)的整体长度,所述第三管段(5)的另一端上固定有套筒(7),所述第二管段(4)与第三管段(5)上远离吸管接头(6)的一端均位于套筒(7)内部,其中第三管段(5)上远离吸管接头(6)的一端活动安装在套筒(7)内部,所述第一管段(3)上设有风孔调节盒(8),所述风孔调节盒(8)上设有多个通风孔(9),所述通风孔(9)与第一管段(3)内部连通,所述套筒(7)上螺纹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位于套筒(7)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玉婷韩富光詹晓彤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儋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海南省西部区域医疗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