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循环强化喷动热解制备催化剂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85453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21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循环强化喷动热解制备催化剂的系统,包括原料供料单元、内循环喷动床热解单元、物料循环单元、热解气净化单元、燃烧器单元、蒸汽发生单元等,含铁原料由供料单元进入内循环喷动床热解单元,燃烧器产生的热烟气由内循环喷动床底部进入内循环筒,原料在内循环筒内外循环加热,热解气净化后进入燃烧器单元,固体产品由内循环喷动床底部侧向排出,一部分固体产品返回内循环喷动床,另一部分进入出料单元,喷动热解、内循环湍动传热、外循环结构布置、多级加热模式、直接与间接加热结合的热集成,极大地促进了原料混合,改善了气固湍动,提高了传质传热效率和热解深度,提升了反应温度均匀性和产品品质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对含金属(如铁)固废进行内循环强化喷动热解制备催化剂(如铁-碳催化剂)的系统与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关于含铁固废处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焚烧、热解和气化,铁资源化利用程度低,铁-碳催化剂的制备一般是基于化石燃料基和生物质基的炭基材料,采用浸渍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制备,单元操作则是搅拌釜居多,因为机械搅动的作用,催化剂破损严重,粒径也较难控制,流化床反应器的温度均匀可控、结构紧凑、能耗低,在两相和三相混合方面有很大优势;内循环喷动床,是流化床的一种特殊结构型式,不仅促进多相湍动、促进多相混合、提高传质传热效率和反应速率、提高系统效率,而且可以实现产品多元和产品颗粒粒径精准控制,达成多联产,可用来制备各种吸附剂、催化剂和功能碳材料,具有巨大的技术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传统催化剂制备过程中两相混合差、温度不均匀、产品品质不稳定、系统效率低、污染严重等的问题,通过添加剂和反应器结构改进以及各项工艺参数的优化,在一个反应器内达成多级加热和多段反应,提高了床层温度均匀性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循环强化喷动热解制备催化剂的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依次连通连接的原料供料单元、内循环喷动床热解单元(1)、螺杆卸料器(5)、料封单元(6)、物料循环单元(7)、热解气冷凝器(14)、热解气净化单元(15)、循环气净化单元(19)、固体产品出料单元,原料供料单元包括依次连通连接的原料输送机(9)、闭锁料斗(10)、滚轮挤压器(11)和螺杆进料器(12),螺杆进料器(12)和内循环喷动床热解单元(1)连通连接,内循环喷动床热解单元(1)和螺杆卸料器(5)、燃烧单元(16)、旋风分离器一(13)和旋风分离器二(18)连通连接,旋风分离器一(13)和内循环喷动床热解单元(1)、螺杆卸料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循环强化喷动热解制备催化剂的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依次连通连接的原料供料单元、内循环喷动床热解单元(1)、螺杆卸料器(5)、料封单元(6)、物料循环单元(7)、热解气冷凝器(14)、热解气净化单元(15)、循环气净化单元(19)、固体产品出料单元,原料供料单元包括依次连通连接的原料输送机(9)、闭锁料斗(10)、滚轮挤压器(11)和螺杆进料器(12),螺杆进料器(12)和内循环喷动床热解单元(1)连通连接,内循环喷动床热解单元(1)和螺杆卸料器(5)、燃烧单元(16)、旋风分离器一(13)和旋风分离器二(18)连通连接,旋风分离器一(13)和内循环喷动床热解单元(1)、螺杆卸料器(5)和热解气冷凝器(14)连通连接,热解气冷凝器(14)与热解气净化单元(15)连通连接,热解气净化单元(15)和燃烧单元(16)连通连接,燃烧单元(16)和蒸汽发生单元(17)、内循环喷动床热解单元(1)连通连接,蒸汽发生单元(17)和螺杆进料器(12)连通连接,螺杆进料器(12)和滚轮挤压器(11)、内循环喷动床热解单元(1)连通连接,旋风分离器二(18)和循环气净化单元(19)、内循环喷动床热解单元(1)连通连接,螺杆卸料器(5)和料封单元(6)连通连接,料封单元(6)和物料循环单元(7)连通连接,固体产品出料单元包括旋风分离器三(20)、固体产品高位收集罐(21)、旋风分离器四(22)和固体产品低位收集罐(23),物料循环单元(7)和旋风分离器二(18)、旋风分离器三(20)、旋风分离器四(22)连通连接,旋风分离器三(20)和固体产品高位收集罐(21)、循环气净化单元(19)连通连接,旋风分离器四(22)和固体产品低位收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建军范德锴王君林嫣然晁莉董洁张潆文刘成龙周春宝姚邦邢旭洋陈远祥李威朱鹏飞李云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