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鼻饲管防脱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鼻饲管防脱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鼻饲管是当前医院对植物人患者、脑昏迷患者等喂送流食的主要医疗用具,使用十分广泛。但是,现实医疗中使用的鼻饲管只是一根光滑的胶管,从鼻腔插入患者胃内后,没有固定装置,极易发生滑出、滑入,且经常发生昏迷的脑病患者无知觉地将插好的鼻饲管从胃内或鼻腔内拔出,不但增加了医护人员及病人家属的工作负担和压力,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病人反复插管的痛苦。
2、在公示号为cn202761739u中公开的鼻饲管,虽然,该技术,所述鼻饲管本体的顶端为盲端,侧壁设有若干侧孔,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3、但是,该鼻饲管,具有以下的缺点:
4、(1)鼻饲管缺乏防脱结构,极易发生滑出、滑入,增加了医护人员及病人家属的工作负担和压力,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病人反复插管的痛苦;
5、(2)长时间的佩戴鼻饲管,容易出现对皮肤表面形成压伤,且佩戴舒适感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用性较高,并且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结构较为简单的一种鼻饲管防脱结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鼻饲管缺乏防脱结构,极易发生滑出、滑入,长时间的佩戴鼻饲管,容易出现对皮肤表面形成压伤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鼻饲管防脱结构,包括面罩,所述面罩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气垫,所述气垫的侧面连通至气
5、可选的,所述面罩的侧面开设有若干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呈矩形阵列分部,排气孔提高面罩的透气性,避免内部水珠凝结。
6、可选的,所述充气组件包括套接于气体单向阀表面的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连通至充气囊。
7、可选的,其中一个所述松紧带的侧面设置有绒面,另一个所述松紧带的侧面设置有勾面,拉动松紧带,将勾面粘接绒面,使得面罩通过两个松紧带固定于患者面部。
8、可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管孔侧面的框体,所述框体的顶面螺纹连接有拧杆,所述拧杆的一端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压板。
9、可选的,所述框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托板,在将鼻饲管挤压固定于托板表面时,弹簧为挤压力度进行缓冲,避免鼻饲管变形。
10、(三)有益效果
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鼻饲管防脱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鼻饲管防脱结构,通过夹持组件的设置,将鼻饲管放置于套孔侧面的框体内部,拧动拧杆,拧杆在框体内部向下移动,带动一端轴承底面的压板跟随向下移动,将鼻饲管挤压固定于托板的表面,完成对鼻饲管的防脱固定,从而达到了避免患者无意识的晃动身体或误触鼻饲管而导致其从患者体内脱落的作用。
13、2、该鼻饲管防脱结构,通过充气组件、气体单向阀和气垫的设置,将软管套接于气垫侧面的气体单向阀表面,捏动充气囊,气体通过充气囊一侧的软管进入气垫内部,气垫充气膨胀,因气垫内部注有空气,使得气垫整体很软,提高患者佩戴的舒适度,从而达到了避免长期佩戴鼻饲管而导致面部产生压伤的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鼻饲管防脱结构,包括面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气垫(2),所述气垫(2)的侧面连通至气体单向阀(3),所述气体单向阀(3)的表面套接有充气组件(4),所述面罩(1)的侧面开设有管孔,所述管孔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夹持组件(5),所述夹持组件(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鼻饲管(6),所述面罩(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框架(7),所述框架(7)的内部套接有松紧带(8),所述面罩(1)的侧面开设有若干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呈矩形阵列分部,所述充气组件(4)包括套接于气体单向阀(3)表面的软管(401),所述软管(401)的一端连通至充气囊(402),其中一个所述松紧带(8)的侧面设置有绒面,另一个所述松紧带(8)的侧面设置有勾面,所述夹持组件(5)包括固定连接于管孔侧面的框体(501),所述框体(501)的顶面螺纹连接有拧杆(502),所述拧杆(502)的一端套接有轴承(503),所述轴承(50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压板(504),所述框体(50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弹簧(9),所述弹簧(9)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托板(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饲管防脱结构,包括面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气垫(2),所述气垫(2)的侧面连通至气体单向阀(3),所述气体单向阀(3)的表面套接有充气组件(4),所述面罩(1)的侧面开设有管孔,所述管孔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夹持组件(5),所述夹持组件(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鼻饲管(6),所述面罩(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框架(7),所述框架(7)的内部套接有松紧带(8),所述面罩(1)的侧面开设有若干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呈矩形阵列分部,所述充气组件(4)包...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