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非金属检测换能器,具体为一种避免绞线的超声波径向换能器线缆收卷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圆管式换能器是一种柱状换能器,圆管式换能器也称为径向换能器,与增压式换能器最大的不同点,是它不使用圆形压电陶瓷片而使用圆管形压电陶瓷。圆管式换能器的对称性能好,特别适合于孔间声波的穿透测试。这种换能器可以采用尺寸大而厚的压电陶瓷管,使压电陶瓷的总体积增大因而可以承受很大的功率,它具有组装简单,沿径向振动振幅均匀等特点。缺点是成本高、坚固性差。
2、圆管式换能器由3~4个压电陶瓷环组成,彼此间以隔声块隔开,中间安装金属加强杆,与两端的前、后法兰盘连接,表面用玻璃钢或透声胶密封,也可用不锈钢管做外套。这种换能器常带有很长的电缆(50~150m),需要配有电缆绞盘将电缆缠绕。缠绕后,电缆的另一端便会随绞盘转动一起旋转,从而在绞盘旋转时,电缆无法接入仪器,亟需进行改进,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避免绞线的超声波径向换能器线缆收卷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绞线的超声波径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避免绞线的超声波径向换能器线缆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盘(7)、缠绕于线缆盘(7)外部的换能器线缆(8),所述换能器线缆(8)包括头端和尾端(801),所述换能器线缆(8)的头端电性连接有径向换能器(2),所述线缆盘(7)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空心筒一(702)、空心筒二(703),所述线缆盘(7)内部设置有与空心筒二(703)相连通的空腔,所述线缆盘(7)表面开设有进线孔(701),所述换能器线缆(8)的尾端(801)依次穿过进线孔(701)、空腔和线缆盘(7)一侧的空心筒二(703),所述换能器线缆(8)尾端与导电滑环(9)一端电性连接,所述导电滑环(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免绞线的超声波径向换能器线缆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盘(7)、缠绕于线缆盘(7)外部的换能器线缆(8),所述换能器线缆(8)包括头端和尾端(801),所述换能器线缆(8)的头端电性连接有径向换能器(2),所述线缆盘(7)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空心筒一(702)、空心筒二(703),所述线缆盘(7)内部设置有与空心筒二(703)相连通的空腔,所述线缆盘(7)表面开设有进线孔(701),所述换能器线缆(8)的尾端(801)依次穿过进线孔(701)、空腔和线缆盘(7)一侧的空心筒二(703),所述换能器线缆(8)尾端与导电滑环(9)一端电性连接,所述导电滑环(9)另一端通过五芯导线(1001)与五芯接头(10)相连接,所述五芯接头(10)与超声波仪电性连接,所述线缆盘(7)外部设置有电驱动收卷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绞线的超声波径向换能器线缆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盘(7)两侧的空心筒一、空心筒二均转动设置于支架(6)内侧,所述支架(6)固定于移动座(1)顶部,所述电驱动收卷机构包括固定于支架(6)一侧的正反转电机(4),所述线缆盘(7)靠近于正反转电机(4)一侧的空心筒一(702)外部同轴设置有从动皮带轮,所述正反转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继荣,王博,杨大伟,郑建良,倪敏,路宗瑞,
申请(专利权)人:中拓科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