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钱小军专利>正文

一种管式双循环耐高温空气预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5275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20
本技术涉及空气预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管式双循环耐高温空气预热器,包括相互连接的顺流空气预热组件和逆流空气预热组件,所述顺流空气预热组件包括第一顺流管束和第二顺流管束,所述第一顺流管束的顶端设置有顺流冷空气接口,所述第二顺流管束的顶端设置有顺流热空气接口,底端通过顺流下集箱连接;所述逆流空气预热组件包括第一逆流管束和第二逆流管束,所述第一逆流管束的顶端设置有逆流热空气接口,所述第二逆流管束的顶端设置有逆流冷空气接口,底端通过逆流下集箱连接。本装置不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顺流空气预热组件能对逆流空气预热组件进行有效保护,而且两个组件预热的空气可一起供给炉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气预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管式双循环耐高温空气预热器


技术介绍

1、由轧钢加热炉、热处理炉等各类窑炉排出的烟气温度,高则超过1000℃,低则在200℃左右,都含有较高的余热,而回收烟气余热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在炉尾烟道内设置预热器等回收装置,即利用其预热助燃空气或燃料将余热带回到炉内,从而提高燃烧温度和燃烧效率,起到直接节约燃料和减排的目的。

2、空气预热器的核心是必须满足在高温条件下的使用寿命长和换热效率高的基本要求,而常用的是单独的空气预热器,另外,现在工业炉为了尽可能降低能耗,提高产量,大都采用坯料热装的形式,有时热装温度达800~1000℃,即此时工业炉的排烟温度将高达850℃以上,为保护空气预热器,一般采取的措施如下:

3、1)增设掺冷风机9往预热器前的炉尾烟道3内掺入冷风来降低烟气温度至800℃以下;

4、2)在热空气管道上增设热风放散阀10来控制热风温度,当热风温度过高时,需通过增加预热空气量来降低热风温度,多出来的热空气需要排放。

5、但上述方案存在如下缺点:

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式双循环耐高温空气预热器,安装于炉尾烟道(3)内,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顺流空气预热组件(1)和逆流空气预热组件(2),所述顺流空气预热组件(1)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顺流管束(101)和第二顺流管束(102),所述第一顺流管束(101)的顶端设置有顺流冷空气接口(103),所述第二顺流管束(102)的顶端设置有顺流热空气接口(104),所述第一顺流管束(101)的底端与所述第二顺流管束(102)的底端通过顺流下集箱(10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双循环耐高温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尾烟道(3)包括烟气进口(301)和烟气出口(302),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式双循环耐高温空气预热器,安装于炉尾烟道(3)内,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顺流空气预热组件(1)和逆流空气预热组件(2),所述顺流空气预热组件(1)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顺流管束(101)和第二顺流管束(102),所述第一顺流管束(101)的顶端设置有顺流冷空气接口(103),所述第二顺流管束(102)的顶端设置有顺流热空气接口(104),所述第一顺流管束(101)的底端与所述第二顺流管束(102)的底端通过顺流下集箱(10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双循环耐高温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尾烟道(3)包括烟气进口(301)和烟气出口(302),所述第一顺流管束(101)朝向所述烟气进口(301),所述第二逆流管束(202)朝向所述烟气出口(3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双循环耐高温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顺流管束(101)包括若干层第一顺流管组(106),各所述第一顺流管组(106)中包括若干第一顺流管(10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式双循环耐高温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顺流管组(106)与所述第二顺流管组(108)相互对应,且相邻各所述第一顺流管(107)之间,以及相邻各所述第二顺流管(109)之间留有供高温烟气通过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钱小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