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串置可变机翼的混合推进跨介质无人航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5261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航行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采用串置可变机翼的混合推进跨介质无人航行器,包括机身本体;可收放机翼,对称设置在所述机身本体两侧;使用状态下,第一自由端指向远离机身本体的一侧,不使用状态下,第一自由端指向机身本体的后端;可收放螺旋桨;可调节尾翼,对称设置在所述机身本体的尾部两侧,两侧尾翼间夹角可变;动力装置,用于提供动力,供航行器航行。通过设置可收放机翼和可收放螺旋桨,实现了跨介质无人航行器的变体设计,空中螺旋桨收放,机翼展开,尾翼调节呈上V型,可降低了空中飞行阻力,水下螺旋桨展开,机翼收放,尾翼调节呈水平,可有效降低机翼展开时的水下航行阻力,提升续航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行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采用串置可变机翼的混合推进跨介质无人航行器


技术介绍

1、当前,飞行器、水面舰船、水下航行器等装备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攻击、侦察、搜救等领域已有着广泛的运用。根据其航行原理以及所处的空气、水等不同介质的环境特点,这些装备均无法实现在两种不同介质之间的航行切换,只能在单一的介质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然而,随着军事对抗技术与手段的不断发展,传统适应单一介质的航行装备在多维态势感知、信息交互、突防攻击等方面的能力受到制约。

2、水空跨介质航行器作为一种能够兼顾水下、水面、空中任务的航行器,各国开展的研究与探索工作越来越多。水空跨介质航行器是综合飞机、水面船舶、潜艇等装备优点的多栖多功能装备,能在空中、水面和水下交替航行,具有较高的机动性、隐蔽性,在侦查、警戒、突防和海洋资源探测、人员搜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但是,水空跨介质航行器的研制涉及学科众多,专业性和综合性强,整体技术难度大,当前的主要工作仍集中在小型化、简单原理样机的研究与新概念方案的探索。因此,在整体布局、外形设计、动力与推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串置可变机翼的混合推进跨介质无人航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本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串置可变机翼的混合推进跨介质无人航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旋转机翼,设置在所述机身本体两侧,具有第二连接部和与第二连接部相对的第二自由端,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机身本体耦合连接;在使用状态下,第二自由端指向远离机身本体的一侧,不使用状态下,第二自由端指向机身本体的后端;所述可旋转机翼位于可收放机翼的下后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采用串置可变机翼的混合推进跨介质无人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转机翼的翼长小于可收放机翼的翼长。p>

4.如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串置可变机翼的混合推进跨介质无人航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本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串置可变机翼的混合推进跨介质无人航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旋转机翼,设置在所述机身本体两侧,具有第二连接部和与第二连接部相对的第二自由端,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机身本体耦合连接;在使用状态下,第二自由端指向远离机身本体的一侧,不使用状态下,第二自由端指向机身本体的后端;所述可旋转机翼位于可收放机翼的下后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采用串置可变机翼的混合推进跨介质无人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转机翼的翼长小于可收放机翼的翼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串置可变机翼的混合推进跨介质无人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设置在机身本体的进气通道、进水通道和尾部喷气喷水通道,进气通道的出气口、进水通道的出水口和尾部喷气喷水通道的进口连通;飞行时,进水通道关闭,气体经由进气通道从尾部喷气喷水通道的出口排出,提供飞行动力;水面或水下航行时,进气通道关闭,液体经由进水通道从尾部喷气喷水通道的出口排出,提供航行动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晋辉郝宁胡景丰葛友滨付云鹏黄继伟王琳伍友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O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