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物联网关,具体是工业物联网关及其基于机器学习的数字孪生模型。
技术介绍
1、物联网网关设备是物联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实现整个物联网系统运行的控制器。物联网网关设备的功能不仅包括对信息的采集、输入、输出,还包括远程和联动控制等;即主要完成三个任务,首先是集传感器节点的数据,其次执行数据协议转换,最后将协议转换后的数据快速发送到公共网络。
2、经检索,中国授权专利号cn214707741u,授权公开了一种支持双sim卡的工业物联网关,包括底盒、设置在底盒上的盒盖和设置在底盒中的pcb板;还包括设置在pcb板上的cpu处理器、与cpu处理器电连接的4g通讯模块、以太网模块、wifi通讯模块、usb/tf卡接口模块、第一sim卡插槽、设置在第一sim卡插槽中的第一sim卡、第二sim卡插槽、设置在第二sim卡插槽中的第二sim卡、存储模块和4g模块-ipex接口;还包括设置在底盒左侧端的带电源接口的指示灯槽口、usb/tf卡接口槽口、第一sim卡槽槽口、第二sim卡槽槽口、rj45接口槽口和wlan口天线;还包括散热模块和防潮模块。通过本技术所述的支持双sim卡的工业物联网关,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而且还具备良好的散热性能和防潮性能。
3、但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的不足:
4、上述对比文件中,由于工业物联网关需要使用数据传输线和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而通常将数据传输线通过物联网关的插槽相连接,插槽一般都是暴露在外界的,容易对灰尘进行聚集,当聚集较多的灰尘时,灰尘会对插槽和数据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对比文件中,由于工业物联网关需要使用数据传输线和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而通常将数据传输线通过物联网关的插槽相连接,插槽一般都是暴露在外界的,容易对灰尘进行聚集,当聚集较多的灰尘时,灰尘会对插槽和数据传输线的接点造成阻挡,从而会造成数据传输的断开的问题,提供工业物联网关及其基于机器学习的数字孪生模型。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为工业物联网关及其基于机器学习的数字孪生模型,包括:
4、包括:
5、物联网关组件,所述物联网关组件包括网关壳体、开设于网关壳体前端中央位置的空心槽;
6、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活动连接于网关壳体内部前端位置,包括贯穿网关壳体前端两侧位置的支撑杆;
7、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固定连接于支撑件两侧位置,包括位于支撑杆外侧位置的旋转轴;
8、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固定连接于网关壳体内部前端两侧位置,包括转动连接于网关壳体内部前端上下两侧位置的转杆。
9、物联网关组件用于和外界设备通过数据线路进行数据传输和交换,支撑件用于将数据传输线和物联网关组件相连接,活动件用于改变支撑件的位置,夹持件用于放置数据传输线的脱落。
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物联网关组件还包括防撞杆、防水槽;
11、所述防撞杆固定于网关壳体两侧两端位置,防水槽开设于网关壳体上端外表面位置。
12、防撞杆用于防止外部直接和网关壳体产生碰撞而使网关壳体产生变形,防水槽用于防止水从网关壳体顶端流入到网关壳体内部。
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件还包括支撑板、插槽、挡板、软塞、线束槽;
14、所述支撑杆两端分别固定有支撑板和挡板,支撑板位于网关壳体内部前侧位置,挡板位于网关壳体外部前侧位置,插槽、软塞分别与空心槽位置相对应,软塞位于挡板内侧位置,软塞和挡板上端分别开设有线束槽。
15、支撑板用于对插槽位置进行固定,插槽用于和数据传输线接头相卡合,挡板用于对软塞进行支撑,软塞用于对空心槽进行封闭,并且挡板可以对空心槽外侧进行阻挡,线束槽用于防止数据传输线的线体。
1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件还包括旋钮、齿轮、齿条;
17、所述一组旋转轴贯穿网关壳体向上延伸,旋钮固定于旋转轴顶端位置,且旋钮位于网关壳体上方一侧位置,齿轮固定于旋转轴底端位置,齿轮和齿条为相啮合状态,并且齿条固定于支撑板两侧位置。
18、通过对旋转施加转动的力,旋转可以带动旋转轴进行转动,从而使旋转轴带动齿轮进行转动,由于齿轮和齿条相啮合,齿轮转动可以带动齿条进行前后移动。
1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持件还包括齿槽、夹持板、螺纹槽;
20、所述齿槽为相对于齿轮开设,夹持板位于转杆两端位置,转杆上下两端外表面开设有相反的螺纹槽,且夹持板两端有相对于转杆开设的通孔,且通孔内表面有相对于螺纹槽开设的螺纹结构。
21、齿槽用于使转杆在齿轮的带动下进行转动,夹持板用于对数据传输线接头进行夹持固定,螺纹槽用于带动夹持板进行上下移动。
2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轴贯穿上端的夹持板并向下延伸,齿条位于支撑杆外端位置,转杆和齿轮位于齿条外端位置。
23、当旋转轴带动齿轮进行转动时,转杆在齿轮的带动下通过螺纹槽使夹持板进行上下移动,此时,上端的夹持板沿转杆和旋转轴方向进行上下移动,旋转轴不会对夹持板的移动造成影响。
2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网关壳体前端两侧有相对于支撑杆开设的空心圆槽,且支撑杆位于空心槽外侧位置。
25、支撑杆可以在空心槽内进行移动,当支撑杆进行移动时,支撑板和挡板始终保持相对位置,即支撑板向外移动,挡板也向外移动,当挡板向内移动,支撑板也向内移动。
2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齿轮位于网关壳体内部前侧中央位置,且齿条前端不超出插槽前端位置。
27、齿轮带动齿条进行水平移动时,由于齿条前端不超出插槽前端,使得插槽位于空心槽内部时,齿条未和网关壳体内部相接触,不会对插槽和数据传输线的连接造成影响。
28、工业物联网关及其基于机器学习的数字孪生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
29、s1、将物联系统植入到物联软件内部;
30、s2、将物联软件设置成应用进行投放至终端设备;
31、s3、对使用者操作的物联软件信息进行收集并传输至网关;
32、s4、对网关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应用。
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34、通过设置支撑件,通过将在支撑板和挡板之间固定支撑杆,使支撑板和挡板始终保持相应距离,并且将插槽固定在网关壳体内部的支撑板外侧位置,当使用插槽和数据传输线连接完成后,或者不使用插槽和数据传输线进行连接时,可以向内移动支撑板,带动插槽进入到网关壳体内部位置,并且挡板和软塞可以对空心槽位置进行阻挡,避免灰尘会进入到插槽的内部位置;
35、基于有益效果一,通过使用活动件来对支撑板的位置进行调整,当需要对改变支撑板的位置时,手动转动旋钮即可,旋转带动旋转轴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工业物联网关及其基于机器学习的数字孪生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物联网关及其基于机器学习的数字孪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关组件还包括防撞杆(12)、防水槽(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物联网关及其基于机器学习的数字孪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还包括支撑板(21)、插槽(22)、挡板(24)、软塞(25)、线束槽(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物联网关及其基于机器学习的数字孪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还包括旋钮(32)、齿轮(33)、齿条(3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物联网关及其基于机器学习的数字孪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还包括齿槽(42)、夹持板(43)、螺纹槽(4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物联网关及其基于机器学习的数字孪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31)贯穿上端的夹持板(43)并向下延伸,齿条(34)位于支撑杆(23)外端位置,转杆(41)和齿轮(33)位于齿条(34)外端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物联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物联网关及其基于机器学习的数字孪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33)位于网关壳体(11)内部前侧中央位置,且齿条(34)前端不超出插槽(22)前端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物联网关及其基于机器学习的数字孪生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工业物联网关及其基于机器学习的数字孪生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物联网关及其基于机器学习的数字孪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关组件还包括防撞杆(12)、防水槽(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物联网关及其基于机器学习的数字孪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还包括支撑板(21)、插槽(22)、挡板(24)、软塞(25)、线束槽(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物联网关及其基于机器学习的数字孪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还包括旋钮(32)、齿轮(33)、齿条(3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物联网关及其基于机器学习的数字孪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还包括齿槽(42)、夹持板(43)、螺纹槽(44);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庆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京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