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线转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4656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16
本技术属于网线转接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线转接头,包括相互卡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互背离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插入口和第二插入口;还包括:接触针座,其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接触针排和第二接触针排;接触针座穿设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且第一接触针排和第二接触针排分别设于第一插入口中和第二插入口中;以及第一屏蔽壳和第二屏蔽壳,分别适配套设于第一壳体外和第二壳体外;第一屏蔽壳与第二屏蔽壳卡接,第一屏蔽壳和第二屏蔽壳分别设有避空第一插入口和第二插入的避空孔;第一屏蔽壳和第二屏蔽壳可屏蔽外界电磁干扰,使得网线插头插入第一插入口和第二插入口后易受到外界电磁干扰,结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网线转接头,尤其涉及一种网线转接头。


技术介绍

1、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设备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很多网络设备需要通过网线才能上网。网络设备是通过网线与网络接口连接,当时有时候网络设备与网络接口的距离比较远,一般长度的网线不够,经常要通过网线接头使两根网线或者多根网线串联在一起才能达到要求。

2、例如:中国技术申请号为cn201821018149.2公开了一种网线转接头,其包括:第一壳体、插接安装于第一壳体上的第二壳体、安装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上的电路连接模块。第一壳体上设有两个第一安装槽及至少两个承接座,第一安装槽靠近第二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喇叭口,承接座的内壁上设有承接块。第二壳体上设有两个第二安装槽及至少两个卡接臂,第二安装槽靠近第一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二喇叭口,卡接臂的外壁上设有卡接块,卡接块与承接块适配。电路连接模块包括印刷电路板、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上的第一弹片接触针及第二弹片接触针,第一弹片接触针位于第一壳体内,第二弹片接触针位于第二壳体内。该网线转接头的结构合理,便于安装操作,实用性强。

<p>3、由上可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线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卡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互背离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插入口和第二插入口;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线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壳和所述第二屏蔽壳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设有多个第一卡接块和多个第一卡接槽,多个所述第一卡接块与多个所述第一卡接槽一一对应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线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设有多个第二卡接块和多个第二卡接槽,多个所述第二卡接块与多个所述第二卡接槽一一对应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线转接头,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线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卡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互背离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插入口和第二插入口;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线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壳和所述第二屏蔽壳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设有多个第一卡接块和多个第一卡接槽,多个所述第一卡接块与多个所述第一卡接槽一一对应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线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设有多个第二卡接块和多个第二卡接槽,多个所述第二卡接块与多个所述第二卡接槽一一对应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线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一插入口之间具有一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贯穿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插入口的第一插入槽;所述第二容纳腔与所述第二插入口之间具有一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贯穿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插入口的第二插入槽;所述第一接触针排穿过所述第一插入槽安装于所述第一插入口中,所述第二接触针排穿过所述第二插入槽安装于所述第二插入口中,所述接触针座的中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线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针座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分别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出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呈z字形;所述第一接触针排和所述第二接触针排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穿过所述第一插入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大成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合陵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