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施工蓄水池与既有结构柱之间的防水结构与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84420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施工蓄水池与既有结构柱之间的防水结构与施工方法,涉及防水结构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既有结构柱、新建水池底板、钢框柱和外包混凝土层;新建水池底板具有穿过既有结构柱的避让口,新建水池底板的筏板基础与既有结构柱的柱体基础分离;钢框柱套设在既有结构柱的外侧,钢框柱的内壁与既有结构柱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隙,且钢框柱的底沿与避让口的边沿固定;外包混凝土层浇筑在钢框柱的外侧壁底部和新建水池底板的顶面之间,外包混凝土层表面做防水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筏板基础与既有结构柱下柱体基础进行分隔,采用钢框柱,与既有结构柱无结构连接,在新建水池发生沉降时,与之同步发生竖向位移,避免对底部防水做法的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水结构施工,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海洋馆中的后施工蓄水池与既有结构柱之间的防水结构与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海洋馆作为集娱乐、教育为一体的文娱场馆,深受人们喜爱。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建成多个海洋馆。但随着场馆内容的不断更新换代,动物类型不断丰富,现有海洋馆亟需进行改造提升,在既有空间内部进行各类水池的建造必不可少。因既有建筑的结构已经完成,经常会出现结构柱穿过水池底板的情况。

2、这种情况下,在既有结构柱与新建水池底板部位,存在新旧混凝土之间的接缝部位,该接缝位于结构底板部位且长时间处于水下,受到水的压强最大,本身存在较大的渗漏风险。其次,海洋馆水池中经常蓄存海水,其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会显著降低主体结构及防水层。另外,既有建筑沉降已经基本完成,新建水池仍然存在比较明显的沉降,新旧建筑之间会出现相对竖向位移,接缝部位的防水将会被拉裂出现渗漏。

3、现有技术中,对接缝部位通常会将池底防水材料,如防水卷材延伸上翻铺设至柱身,并在接缝处采用柔性防水材料进行补强。

4、如果新建水池在不发生沉降,新旧结构接缝部位不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施工蓄水池与既有结构柱之间的防水结构,包括既有结构柱(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施工蓄水池与既有结构柱之间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框柱(3)的底部外侧壁固定有止水钢板(31),所述止水钢板(31)位于所述外包混凝土层(4)的内部,所述止水钢板(31)的顶面和所述钢框柱(3)的底端均设有遇水膨胀止水胶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施工蓄水池与既有结构柱之间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框柱(3)由镀锌钢板围绕所述既有结构柱(1)焊接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施工蓄水池与既有结构柱之间的防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施工蓄水池与既有结构柱之间的防水结构,包括既有结构柱(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施工蓄水池与既有结构柱之间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框柱(3)的底部外侧壁固定有止水钢板(31),所述止水钢板(31)位于所述外包混凝土层(4)的内部,所述止水钢板(31)的顶面和所述钢框柱(3)的底端均设有遇水膨胀止水胶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施工蓄水池与既有结构柱之间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框柱(3)由镀锌钢板围绕所述既有结构柱(1)焊接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施工蓄水池与既有结构柱之间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混凝土层(4)表面采用三布五油玻璃钢防水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施工蓄水池与既有结构柱之间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建水池底板(2)的顶面采用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中武景韬刘连宝张浩李德文周汝湘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