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组件及应用其的公头机构、母座机构和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439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端子组件及应用其的公头机构、母座机构和连接器,所述端子组件包括第一端子单元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子单元外周的第二端子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第二端子单元设置在第一端子单元外侧以构成端子组件,可通过分别制备第一端子单元和第二端子单元,再将其与线缆连接后组装得到端子组件,接线时操作空间不受限,方便使用机械化操作,简化了接线流程,使生产成本降低、加工效率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连接器,具体涉及一种端子组件及应用其的公头机构、母座机构和连接器


技术介绍

1、圆形连接器是非常重要的一类连接器,因其基本结构为圆形,并具备圆形插合面而得名,它源起于上世纪的军事装备制造产业,后逐步延展到民用领域,圆形连接器主要由接触件、绝缘体、壳体、锁紧机构和附件等部分组成,为各种设备与系统提供电源、信号与数据的连接传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军工、航空、医疗、工业等领域。

2、现有圆形连接器常将圆柱形的端子本体插接在绝缘体内,再配合相应的壳体制成,由于端子本体和绝缘体的尺寸限制,导致在端子本体上接线时操作空间受限,只能采用人工接线,生产效率较低,且接线容易出错。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子组件,解决了现有端子组件接线时操作空间受限,只能人工接线,生产效率较低,且接线容易出错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应用上述端子组件的公头机构。

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应用上述端子组件的母座机构。>

4、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子单元(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子单元(1)外周的第二端子单元(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单元(1)包括第一绝缘体(11)和穿设在所述第一绝缘体(11)内的第一端子件(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件(12)包括同轴件(121)和至少两个第一端子本体(12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单元(2)包括至少两个端子模块(21),至少两个所述端子模块(21)布设在所述第一端子单元(1)的外圆周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子单元(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子单元(1)外周的第二端子单元(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单元(1)包括第一绝缘体(11)和穿设在所述第一绝缘体(11)内的第一端子件(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件(12)包括同轴件(121)和至少两个第一端子本体(12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单元(2)包括至少两个端子模块(21),至少两个所述端子模块(21)布设在所述第一端子单元(1)的外圆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模块(21)包括第二端子本体(212)和用于固定所述第二端子本体(212)的第一连接件(211),所述第一连接件(211)与所述第一端子单元(1)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端子组件还包括附加端子单元(3),所述附加端子单元(3)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子单元(1)和所述第二端子单元(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端子单元(3)包括至少两个附加模块(31),至少两个所述附加模块(31)布设在所述第一端子单元(1)的外圆周上,且位于所述端子模块(21)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模块(31)包括附加端子本体(311)和用于固定所述附加端子本体(311)的第二连接件(312),所述第二连接件(312)与所述第二端子单元(2)配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体(11)的外周缘与所述附加端子本体(311)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卡位槽(111),所述附加端子本体(311)靠近所述第一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良军孙泽林
申请(专利权)人:仕昌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