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奇数脉冲阶段型补偿偏移的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4245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7 1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奇数脉冲阶段型补偿偏移的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包括电机主体以及穿过电机主体回转中心的机械转轴,电机主体包括永磁定子、转矩绕组、悬浮绕组和永磁转子。该一种通过悬浮绕组与转矩绕组的奇数脉冲阶段型补偿偏移的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实现了悬浮绕组绕在永磁定子上,转矩绕组缠绕在永磁转子上,偶数角度可以补偿转矩绕组与悬浮绕组的磁场自解耦功能,通过X、Y、Z三个轴线方向悬浮绕组,根据永磁转子的位置,选择径向力控制绕组对五个自由度的磁场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尤其涉及一种奇数脉冲阶段型补偿偏移的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加以控制。


技术介绍

1、二十世纪初以来,在国家政策与项目资金的支持下,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江苏大学等高校先后对无轴承电机及其系统的理论和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

2、浙江大学研究团队主要针对多相永磁无轴承电机、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无轴承感应电机的电磁设计和悬浮控制策略等方面展开研究。黄进教授提出一种单相半绕组的多相无轴承电机结构,简化了电机的绕组结构,提高了电机的容错运行能力。通过对半绕组的磁动势分布进行研究,借助修正的绕组函数方法对电机的电感进行推导,借助有限元分析和实验手段进行验证。李炳楠学者围绕多相单绕组永磁无轴承电机悬浮参数的计算与辨识展开分析,对电机电磁参数与悬浮参数间的影响进行了电磁计算和分析,结合自适应理论对电机的悬浮参数辨识仿真进行极点配置优化,实验验证了悬浮参数的辨识算法与极点配置的正确性。

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团队重点对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无轴承薄片电机、无轴承永磁电机、无轴承磁通切换电机的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奇数脉冲阶段型补偿偏移的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主体以及穿过电机主体回转中心的机械转轴(5),所述电机主体包括永磁定子(1)、转矩绕组(2)、悬浮绕组(6)和永磁转子(7);所述永磁定子(1)为安装了四个永磁环(3)的定子,所述永磁转子(7)为安装八个永磁环(3)的转子,所述永磁环(3)表面涂一层防止脱落的胶圈,所述永磁转子(7)固定安装在机械转轴(5)上,所述永磁定子(1)上沿圆周方向开有8个通槽,且每个通槽在圆周方向上成45°分布为中间两层,所述永磁转子(7)沿圆周方向开有4个通槽,且每个通槽在圆周方向上成90°分布为中间两层,其中上层是贴近永磁定子(1)的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奇数脉冲阶段型补偿偏移的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主体以及穿过电机主体回转中心的机械转轴(5),所述电机主体包括永磁定子(1)、转矩绕组(2)、悬浮绕组(6)和永磁转子(7);所述永磁定子(1)为安装了四个永磁环(3)的定子,所述永磁转子(7)为安装八个永磁环(3)的转子,所述永磁环(3)表面涂一层防止脱落的胶圈,所述永磁转子(7)固定安装在机械转轴(5)上,所述永磁定子(1)上沿圆周方向开有8个通槽,且每个通槽在圆周方向上成45°分布为中间两层,所述永磁转子(7)沿圆周方向开有4个通槽,且每个通槽在圆周方向上成90°分布为中间两层,其中上层是贴近永磁定子(1)的位置,下层是贴近永磁转子(7)的位置,上层和下层中分别放有转矩绕组(2)和悬浮绕组(6),且中间存在绝缘隔磁薄壁圆环;永磁定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皓宇林志伟王博文杨益飞王仁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职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