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控制,尤其是涉及一种连续墙能源车站和能源区间的换热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地铁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其建设和运营对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居民出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地铁站和行车区间作为地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环境舒适度直接影响到乘客的体验和运营效率。因此,地铁站和行车区的温度控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2)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现有的地铁站和行车区温度控制主要依靠传统的空调系统,通过设置空调机组、风管、风口等设备,实现对地铁站和行车区的温度调节。这种系统虽然能够实现温度控制,但是存在能耗高、效率低、维护成本高等问题。此外,还有一些新型技术,如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等,通过利用地热能、水源等可再生能源,实现对地铁站和行车区的温度控制,但是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地质条件、水资源等因素的限制,适用性不强。3)现有技术问题:现有的温度控制技术在地铁站和行车区的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能耗高,传统的空调系统运行成本高,能耗大,不符合绿色节能的要求;二是效率低,传统空调系统的温度调节效果不佳,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墙能源车站和能源区间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墙能源车站和能源区间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筏板底部设置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连接地下连续墙迎土侧的导热管,所述地下连续墙的导热管从顶部伸出后向下延伸并与筏板处的散热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墙能源车站和能源区间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设置在筏板的底部,其中一部分导热管绑扎在筏板的钢筋上,所述导热管与筏板共同浇筑;另一部分导热管设置在筏板底部的垫层中,所述导热管的一端穿过防水层和筏板到达筏板表面。
4.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墙能源车站和能源区间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墙能源车站和能源区间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筏板底部设置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连接地下连续墙迎土侧的导热管,所述地下连续墙的导热管从顶部伸出后向下延伸并与筏板处的散热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墙能源车站和能源区间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设置在筏板的底部,其中一部分导热管绑扎在筏板的钢筋上,所述导热管与筏板共同浇筑;另一部分导热管设置在筏板底部的垫层中,所述导热管的一端穿过防水层和筏板到达筏板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墙能源车站和能源区间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连续墙包括冠梁和横撑,其中所述地下连续墙采用钢筋笼进行混凝土浇筑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墙能源车站和能源区间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设置在地下连续墙的迎土侧,包括所述导热管安装在横截面为矩形的钢框架中,所述地下连续墙的迎土侧开挖有矩形孔,所述装有导热管的钢框架嵌入矩形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墙能源车站和能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福通,房海波,刘雄,陈刚,李炳轩,李景轩,魏成行,杜志浩,魏兆赓,邱鹏,王旭晨,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