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朝辉专利>正文

利用光合反应装置以减少二氧化碳的系统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83013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利用光合反应装置以减少二氧化碳的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一二氧化碳产生系统及一藻类生产设备,二氧化碳产生系统包含一产生二氧化碳的锅炉,藻类生产设备包含一与锅炉连通的涤气处理器及多个与涤气处理器连通的藻类光合反应装置;由前述,借由藻类生产设备而能将二氧化碳产生系统所排放出二氧化碳收集再利用,以达到减少二氧化碳排出于大气中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合反应装置,尤指一种。
技术介绍
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舒适环境与物质上的享受,但随着工业发展,从火力发电 厂、垃圾焚化炉、化工厂、汽机车等所排放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02)不断的增加,而二氧化 碳所造成的温室效应已成为地球温暖化的原因,因而需要尽快地节省排出二氧化碳的排 出量,以防止温室效应的恶化。 如以火力发电厂为例,其锅炉燃烧石油燃料、煤炭燃料、LNG(液化天然气)等燃料 时,即产生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其必须经过处理或收集再利用,否则大量排放至大气中,则 使温室效应的情况更加恶化,故如何有效节省排出二氧化碳、分离二氧化碳或将排出的二 氧化碳收集再利用,已成为目前环保议题上相当重要的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利用光合反应装置以减少二氧化碳的系统及方 法,借以将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收集再利用,以达到减少二氧化碳排出于大气中的目的。 本专利技术的次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使光合反应装置所生产出的藻类具有经济价值而可制成保健品、食用品或提炼出油品等。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在于提出一种利用光合反应装置以减少二氧化碳的系统及方 法,其光合反应装置具有所需占地面积小、能源使用减少、运转不受天候的影响等效用,能 避免受污染以维护所产生藻类的质量。 依据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利用光合反应装置以减少二氧化碳的系统,包括 一二氧化碳(C02)产生系统,其包含有一产生二氧化碳的锅炉;以及一藻类生产设备,其包 含一与该锅炉连通的涤气处理器及多个与该涤气处理器连通的藻类光合反应装置,每一藻 类光合反应装置包括一光合反应单元,其为透光管路;一加压输液单元,其与该透光管路 连通,该加压输液单元具有一输液管;一喷射排氧单元,其为中空筒件而具有相组接的一排 氧筒与一集液筒,该排氧筒设有一进液口 、一上排气口和一中空管壁,该进液口连通于该输 液管的出口端,该上排气口位于该排氧筒的顶端,该中空管壁自该上排气口向下延伸;一连 通管体,其连通该集液筒及该透光管路;以及一输气管,其一端与该涤气处理器连通,另一 端伸入至该集液筒内。 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并提出一种利用光合反应装置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方法,利用上述利用光合反应装置以减少二氧化碳的系统,该方法包括 该二氧化碳产生系统的锅炉经燃料燃烧后而产生二氧化碳; 上述的二氧化碳引入至该藻类生产设备的涤气处理器,以净化该二氧化碳; 该等藻类光合反应装置的透光管路内分别注入有藻类及微生物的培养液,该培养 液流动于该透光管路内以进行光合作用且生成氧气,该培养液并流向该加压输液单元; 上述的加压输液单元强迫该培养液由该输液管进入至该喷射排氧单元,使该培养 液冲击于该排氧筒内,以形成一旋转水花扩散飞溅状自该上排气口排出氧气,该培养液落 下收集于该集液筒; 上述的二氧化碳由该输气管导入于该集液筒内的培养液中,使该培养液的藻类吸 收该二氧化碳;以及 上述的培养液由该连通管体再流入至该透光管路内,以再次进行光合作用而生成氧气。 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 1、借由藻类生产设备与二氧化碳产生系统相结合,借以可将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收 集再利用,以达到减少二氧化碳排出于大气中的目的。 2、藻类生产设备的每一藻类光合反应装置所生产出的藻类具有经济价值而可制 成保健品、食用品或提炼出油品等。 3、每一藻类光合反应装置借由透光管路、加压输液单元、喷射排氧单元及连通管体的连接组成,使注入于其内的培养液能够呈垂直立体多排管道密封循环地进行光合作用和排氧及吸收二氧化碳,具有所需占地面积减小、能源使用减少、运转不受天候的影响,能避免受污染以维护所产生藻类的质量,故可大量化建设于发力发电厂适当场所。 4、每一藻类光合反应装置的排氧筒和集液筒的组接,及透光管路的设计,使得每一藻类光合反应装置易于清洗、维护,以确保光合作用的效果和藻类的质量。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为达到既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法及技术效果,请参阅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当可由此得一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利用光合反应装置以减少二氧化碳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藻类光合反应装置的示意图(一 )。 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藻类光合反应装置的示意图(二 )。 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藻类光合反应装置的示意图(三)。 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藻类光合反应装置的示意图(四)。 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藻类光合反应装置的示意图(五)。 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藻类光合反应装置的示意图(六)。 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藻类光合反应装置的示意图(七)。 图9为本专利技术利用光合反应装置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方法的流程图。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二氧化碳产生系统100 锅炉ll 加热处理器12 涡轮机13 发电机14 冷却处理器15 冷凝管路151回流管16汽水分离器17藻类生产设备200涤气处理器21温变调控器22流量控制器23引导管24藻类光合反应装置3光合反应单元31直管311弯管312辅助开口 313加压输液单元32输液管321喷射排氧单元33排氧筒331进液口 3311上排气口 3312縮颈部3313侧排气口 3314集液筒332中空管壁333排气管334扩张部3341连通管体34输气管35采收阀组件36连通单元37温度调控单元38加/降温管381入口转接部382出口转接部383连通管路件39开关阀组件391洒水单元40补光单元41调节筒体42接管43排气单元44排气集液筒441第一通管442第二通管44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先参阅图l,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利用光合反应装置以减少二氧化碳的系统,其包括 有一二氧化碳(C02)产生系统100及一藻类生产设备200。 首先,先说明二氧化碳产生系统100,其主要需包含有一产生二氧化碳的锅炉11,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二氧化碳产生系统100为一占地广大的火力发电厂,且通常是处于近水 域附近,而更包含有一加热处理器12、一涡轮机13、一发电机14、一冷却处理器15、一回流 管16及一汽水分离器17。汽水分离器17与锅炉11连通,加热处理器12与汽水分离器17 连通、涡轮机13与加热处理器12连通、发电机14则与涡轮机13同轴向的连结,而冷却处 理器15与涡轮机13相连通,冷却处理器15即与回流管16连通。 接着,大致说明上述系统的作动,锅炉11引入水后,再经燃料燃烧后即产生蒸汽 及二氧化碳,其中蒸汽随即被引导至汽水分离器17,而分离含于蒸汽中的水汽,分离出的水 汽可经由凝结成水后而再引回锅炉11内,分离后的蒸汽即被引导至加热处理器12,以再加 热蒸汽而再升高其温度,使成为高温高压的蒸汽;之后,加热至高温高压的蒸汽即进入至涡 轮机13内,进而驱动涡轮机13的叶片产生转动以驱动发电机14发电,使用过后的蒸汽借 由冷却处理器15具有的冷凝管路151左侧所引入的海水或河水冷却而使用过后的水再由 右侧流回海水或河水,冷却处理器15管中的蒸汽即可冷凝转成热水而经由回流管16可再 回流至锅炉11内。 接着,说明上述的藻类生产设备200,其包含一涤气处理器21及多个藻类光合反 应装置3 ;涤气处理器21与锅炉11连通,每一藻类光合反应装置3与涤气处理器21连通, 且可设置于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光合反应装置以减少二氧化碳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二氧化碳产生系统,其包含有一产生二氧化碳的锅炉;以及一藻类生产设备,其包含一与该锅炉连通的涤气处理器及多个与该涤气处理器连通的藻类光合反应装置,每一藻类光合反应装置包括:一光合反应单元,其为透光管路;一加压输液单元,其与该透光管路连通,该加压输液单元具有一输液管;一喷射排氧单元,其为中空筒件而具有相组接的一排氧筒与一集液筒,该排氧筒设有一进液口、一上排气口和一中空管壁,该进液口连通于该输液管的出口端,该上排气口位于该排氧筒的顶端,该中空管壁自该上排气口向下延伸;一连通管体,其连通该集液筒及该透光管路;及一输气管,其一端与该涤气处理器连通,另一端伸入至该集液筒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利用光合反应装置以减少二氧化碳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二氧化碳产生系统,其包含有一产生二氧化碳的锅炉;以及一藻类生产设备,其包含一与该锅炉连通的涤气处理器及多个与该涤气处理器连通的藻类光合反应装置,每一藻类光合反应装置包括一光合反应单元,其为透光管路;一加压输液单元,其与该透光管路连通,该加压输液单元具有一输液管;一喷射排氧单元,其为中空筒件而具有相组接的一排氧筒与一集液筒,该排氧筒设有一进液口、一上排气口和一中空管壁,该进液口连通于该输液管的出口端,该上排气口位于该排氧筒的顶端,该中空管壁自该上排气口向下延伸;一连通管体,其连通该集液筒及该透光管路;及一输气管,其一端与该涤气处理器连通,另一端伸入至该集液筒内。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光合反应装置以减少二氧化碳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二 氧化碳产生系统更包含一与该锅炉连通的汽水分离器、一与该汽水分离器连通的加热处理 器、一与该加热处理器连通的涡轮机、一与该涡轮机连结的发电机、一与该涡轮机连通的冷 却处理器及一与该冷却处理器连通的回流管。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光合反应装置以减少二氧化碳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 藻类光合反应装置更连接一弓I导管,该引导管一端设置于该透光管路的出口端及该加压输 液单元的入口端之间,另一端与该二氧化碳产生系统的冷却处理具有的冷凝管路连通。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光合反应装置以减少二氧化碳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 藻类光合反应装置的光合反应单元包括多个直管和多个弯管,该等直管和该等弯管间隔串 接形成一双排倾斜的立体盘旋式透光管路。5. 如权利要求所述的利用光合反应装置以减少二氧化碳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藻 类光合反应装置的排氧筒的中段设有一縮颈部和一侧排气口 ,该侧排气口位于该縮颈部的 下方。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光合反应装置以减少二氧化碳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 藻类光合反应装置的喷射排氧单元更包括一排气管,该排气管组接于该排氧筒内,该排气 管的上端穿设于该中空管壁内,该排气管的下端进一步形成一扩张部且相对地位于该侧排 气口的内侧。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光合反应装置以减少二氧化碳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 藻类光合反应装置更包括一采收阀组件,该采收阀组件连通于该透光管路的出口端与该加 压输液单元的入口端之间。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光合反应装置以减少二氧化碳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 藻类光合反应装置更包括一温度调控单元,该温度调控单元设置在该透光管路的出口端及 该加压输液单元的入口端之间。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光合反应装置以减少二氧化碳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 藻类光合反应装置更包括一连通单元,其连通于该透光管路的出口端及该加压输液单元的入口端之间; 一连通管路件,其连通于该集液筒底部的出口端及该连通管体的入口端,该连通管路 件并具有一开关阀组件;一洒水单元,其位于该透光管路的上方;及 至少一补光单元,其位于该透光管路的一方。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光合反应装置以减少二氧化碳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 藻类光合反应装置更包括一调节筒体及一接管,该调节筒体的底部连通于该透光管路的出 口端,该接管连通该调节筒体的顶端及该加压输液单元的入口端。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朝辉卢星宏
申请(专利权)人:卢朝辉卢星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