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减震型无负压供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2632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4 21:02
本技术提供一种缓冲减震型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蓄水罐以及供水管,所述蓄水罐右侧上端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左侧设有计量表,所述蓄水罐下端设有两组撑架,所述撑架下端设有底座,所述蓄水罐前端设有三组导水管,左右两侧所述导水管中间位置上端设有泵水机构,中间位置所述导水管中间位置上端设有气压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使用弹簧阻尼器来对两组泵水机构以及气压机构进行缓冲减震,通过使用连接头一来对导水管相互连通,并将水体导送至连接头一内部,通过使用水泵来将水体泵入泵水腔内部,通过使用气压罐来对中间位置导水管进行压力供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无负压供水设备,涉及一种缓冲减震型无负压供水设备


技术介绍

1、无负压供水设备是一种加压供水机组,直接与市政供水管网联接、在市政管网剩余压力基础上串联叠压供水而确保市政管网压力不小于设定保护压力的二次加压供水设备。其核心是在二次加压供水系统运行过程中如何防止负压产生,消除机组运行对市政管网的影响,在保证不影响附近用户用水的前提下实现安全、可靠、平稳、供水,无负压供水设备无法对水泵进行缓冲减震,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影响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用户体验,增加维护成本。

2、水泵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缓冲减震的缺失,会受到剧烈的震动和冲击。长时间下来,这种机械应力可能导致水泵及相关组件的过早磨损和破裂,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

3、无负压供水设备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稳定供水的能力。缺乏有效的缓冲减震措施,会导致水泵运行的不稳定,从而影响供水的压力和流量,降低供水质量,没有缓冲减震的情况下,水泵的运行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噪声。这不仅会影响周边环境,还可能对用户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扰,水泵的震动可能会通过建筑物的水管等结构传递,长期下来可能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冲减震型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蓄水罐(100)、泵水机构(160)、气压机构(180)以及供水管(190),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罐(100)右侧上端设有进水管(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减震型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罐(100)前端设有连接管,所述蓄水罐(100)内部与连接管内部相互连通,所述连接管与三组导水管(150)内部相互连通,三组所述导水管(150)规格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减震型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水机构(160)包括连接头一(16a)以及连接尾一(16f),所述连接头一(16a)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冲减震型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蓄水罐(100)、泵水机构(160)、气压机构(180)以及供水管(190),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罐(100)右侧上端设有进水管(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减震型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罐(100)前端设有连接管,所述蓄水罐(100)内部与连接管内部相互连通,所述连接管与三组导水管(150)内部相互连通,三组所述导水管(150)规格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减震型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水机构(160)包括连接头一(16a)以及连接尾一(16f),所述连接头一(16a)前端设有连接法兰(16b),所述连接法兰(16b)前端设有泵水箱(16c),所述泵水箱(16c)上端设有水泵(16d),所述泵水箱(16c)前端设有泵水管(16e),所述泵水管(16e)前端上侧设有连接尾一(16f)。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缓冲减震型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一(16a)与泵水箱(16c)通过连接法兰(16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友牟小飞祝攀张汪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海沃特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