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窥镜镜体角度调整机构、方法、操作柄及内窥镜。
技术介绍
1、内窥镜通常包括呈管状的镜体,在镜体的一端设置有镜头,具体运用为经口腔或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以观察人体内部特征。临床上常见的内窥镜按照硬质镜和软质镜分类,软质镜的特点是镜头部分可以被控制以改变方向,所述方向改变通过内窥镜上搭载的操控机构实现。
2、关于操控机构的结构设计以及操控方法,传统内窥镜通过操作手柄处的手轮提供动力,手轮拉动连接镜体前端的钢丝,进而驱动前端,以获得所需的镜体姿态,相应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cn201310748849.2、cn200720038165.3、cn201721010649.7等专利申请文件提供的技术方案。传统内窥镜在运用中,内窥镜手术过程中需要频繁对手轮进行旋转操作,手轮旋转存在一定阻力,因此长时间频繁操作会引起操作者手指疲劳,增加操作负担和降低操作精度。另外,内窥镜镜体中具有水气管、多芯线缆、光纤以及钢丝等多种内藏物,为了保证内窥镜操控便利性,其中一种措施是缩小内窥镜直径尺寸,故内窥镜的结构特点将导
...【技术保护点】
1.内窥镜镜体角度调整机构,包括用于为牵拉镜体钢丝提供动力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驱动单元、手轮驱动单元、传动机构(9)以及行星齿轮机构(11),所述行星齿轮机构(11)作为电动驱动单元与手轮驱动单元的力耦合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11)的两个输入级中,其中一个与电动驱动单元相连,另一个与手轮驱动单元相连,传动机构(9)连接在行星齿轮机构(11)的输出级上,还包括用于对行星齿轮机构(11)的转动副进行锁止、以实现行星齿轮机构(11)有效传动的锁止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体(5),所述行星齿轮机构(11)设置在外壳体(5)内侧,外壳体(5)上设置有杆孔(6)
...【技术特征摘要】
1.内窥镜镜体角度调整机构,包括用于为牵拉镜体钢丝提供动力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驱动单元、手轮驱动单元、传动机构(9)以及行星齿轮机构(11),所述行星齿轮机构(11)作为电动驱动单元与手轮驱动单元的力耦合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11)的两个输入级中,其中一个与电动驱动单元相连,另一个与手轮驱动单元相连,传动机构(9)连接在行星齿轮机构(11)的输出级上,还包括用于对行星齿轮机构(11)的转动副进行锁止、以实现行星齿轮机构(11)有效传动的锁止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体(5),所述行星齿轮机构(11)设置在外壳体(5)内侧,外壳体(5)上设置有杆孔(6),外壳体(5)中设置有安装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镜体角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11)包括外齿圈(16)、行星轮以及太阳轮,所述行星轮上连接有与太阳轮同轴的行星架轴(15),所述太阳轮上连接有与太阳轮同轴的太阳轮轴(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镜体角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驱动单元与外齿圈(16)通过蜗轮蜗杆机构相连:电动驱动单元通过作为其输出端的蜗杆与外齿圈(16)的外侧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窥镜镜体角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杆包括第二连杆(22)以及第三连杆(23),所述第二连杆(22)的一端与安装板(10)通过第三铰接轴(21)铰接连接,第二连杆(2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轴(20)与第三连杆(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青蓝集创医疗设备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