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波传输器件,尤其涉及一种可有效的改善h臂的驻波特性同时提高端口隔离度的毫米波四端口波导魔t。
技术介绍
1、微波系统中常用et、ht和魔t(magictee)这三种接头做为功率分配/合成元件。其中波导et接头可将e口输入的信号在平衡臂两端等幅反相输出,相反,如果在平衡臂两端等幅反相输入信号则在e口合成输出。波导ht接头可将h口输入的信号在平衡臂两端等幅同相输出,相反,如果在平衡臂两端等幅同相输入信号则在h口合成输出。而波导魔t是由et和ht结合的新型结构,其特点是共有4个臂,平衡臂两端对称,另外还分别有e臂和h臂。从e臂输入的信号会在平衡臂两端等幅反相输出,h臂隔离;从h臂输入的信号会在平衡臂两端等幅同相输出,e臂隔离;从平衡臂任一端输入的信号在e臂和h臂等分输出,对应平衡臂另一端则隔离。因此魔t具有对口隔离、邻口3db耦合和完全匹配的特点,其功能相比单一的et、ht而言更加完备,在微波领域,尤其在功率合成/分配、单脉冲雷达和差比较器、阻抗桥、平衡双工器、微波鉴别器、雷达收发开关、平衡混频器、移相器等场合。虽然波导魔t在微波系统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但现有技术中的波导魔t的匹配效果一般h臂的驻波特性不好且隔离度较差,造成使用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改善h臂的驻波特性且端口隔离度较好的毫米波四端口波导魔t。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毫米波四端口波导魔t,包括上腔体和下腔体,
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上腔体的整体为矩形结构,上腔体中部的上侧形成有第一盖板安装孔,第一盖板位于所述第一盖板安装孔内,所述第一盖板安装孔的下侧形成有下波导通道,与所述下波导通道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盖板上形成有上波导通道,所述上波导通道的上侧端口为第一标准波导端口,所述下波导通道的下侧端口为第二标准波导端口,所述上波导通道与所述下波导通道相连通构成第一波导通道。
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上腔体的下表面形成有t型的凹槽,所述t型的凹槽内设置有t型的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下波导通道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波导通道通过孔,所述下波导通道的下端延伸到所述第二盖板的下表面,使得所述第二标准波导端口位于所述第二盖板的下表面。
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下腔体的整体为矩形结构,所述下腔体的第二波导通道以及第三波导通道位于所述下腔体的上表面,且所述第二波导通道以及第三波导通道的上端开口通过所述第二盖板进行封闭;所述第三波导通道与所述第二波导通道垂直设置,与所述第三波导通道相对的第二波导通道内形成有凸台结构;与所述凸台结构相对应的所述下腔体的下侧形成有中心柱安装孔,中心柱安装孔的下侧形成中心柱安装槽,中心柱的下端位于所述中心柱安装槽内,所述中心柱的上端插入到所述中心柱安装孔内并向上延伸,从所述凸台结构的上表面伸出。
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当所述上腔体与下腔体固定到一起时,所述第二盖板位于两者之间,所述第二盖板将所述第二波导通道以及第三波导通道覆盖,使得在所述第二波导通道的左端形成有第三标准波导接口,在所述第二波导通道的右端形成有第四标准波导接口,在所述第三波导通道的前端形成有第五标准波导接口。
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中心柱包括第一中心柱部,所述第一中心柱部的下端形成有安装槽,所述第一中心柱部的上端通过第一渐变部连接有第二中心柱部,所述第二中心柱部的上端通过第二渐变部连接有第三中心柱部,所述第三中心柱部的上端通过第三渐变部连接有第四中心柱部,所述第一中心柱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中心柱部的直径,所述第二中心柱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中心柱部的直径,所述第三中心柱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中心柱部的直径。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的外表面形成有若干个定位孔和安装孔,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有定位销钉,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安装螺钉,通过安装螺钉将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固定到一起。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所述波导魔t中凸台结构和中心柱构成不同高度和不同直径的圆柱结构,该结构产生的反射波与原本接头处由于不连续性引起的反射波相互抵消,可有效引导电磁波的传输,实现良好的匹配,相较于立方体结构,圆柱结构的边缘平缓,没有尖角结构可有效避免电磁波谐振现象的出现,有效改善h臂的驻波特性。e臂的匹配优化依靠平行于e臂电场的金属膜片(第二盖板)来实现,该结构主要用于完善e臂的阻抗匹配,减小不连续结构产生的反射波,同时提高端口隔离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毫米波四端口波导魔T,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腔体(1)和下腔体(2),所述上腔体(1)与所述下腔体(2)固定连接,所述上腔体(1)上形成有竖直设置的第一波导通道(3),所述下腔体(2)上形成有左右延伸的第二波导通道(4)和前后延伸的第三波导通道(5),所述第一波导通道(3)、第二波导通道(4)以及第三波导通道(5)相互联通,所述上腔体(1)构成所述波导魔T的E臂,所述下腔体(2)中具有第三波导通道(5)的部分构成所述波导魔T的H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四端口波导魔T,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体(1)的整体为矩形结构,上腔体(1)中部的上侧形成有第一盖板安装孔(6),第一盖板(7)位于所述第一盖板安装孔(6)内,所述第一盖板安装孔(6)的下侧形成有下波导通道,与所述下波导通道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盖板(7)上形成有上波导通道,所述上波导通道的上侧端口为第一标准波导端口(8),所述下波导通道的下侧端口为第二标准波导端口(9),所述上波导通道与所述下波导通道相连通构成第一波导通道(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毫米波四端口波导魔T,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毫米波四端口波导魔T,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体(1)的下表面形成有T型的凹槽,所述T型的凹槽内设置有T型的第二盖板(10),所述第二盖板(10)上与所述下波导通道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波导通道通过孔,所述下波导通道的下端延伸到所述第二盖板(10)的下表面,使得所述第二标准波导端口(9)位于所述第二盖板(10)的下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毫米波四端口波导魔T,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体(2)的整体为矩形结构,所述下腔体的第二波导通道(4)以及第三波导通道(5)位于所述下腔体(2)的上表面,且所述第二波导通道(4)以及第三波导通道(5)的上端开口通过所述第二盖板(10)进行封闭;所述第三波导通道(5)与所述第二波导通道(4)垂直设置,与所述第三波导通道(5)相对的第二波导通道(4)内形成有凸台结构(11);与所述凸台结构(11)相对应的所述下腔体(2)的下侧形成有中心柱安装孔(12),中心柱安装孔(12)的下侧形成中心柱安装槽(13),中心柱(14)的下端位于所述中心柱安装槽(13)内,所述中心柱(14)的上端插入到所述中心柱安装孔(12)内并向上延伸,从所述凸台结构(11)的上表面伸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毫米波四端口波导魔T,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上腔体(1)与下腔体(2)固定到一起时,所述第二盖板(10)位于两者之间,所述第二盖板(10)将所述第二波导通道(4)以及第三波导通道(5)覆盖,使得在所述第二波导通道(4)的左端形成有第三标准波导接口(15),在所述第二波导通道(4)的右端形成有第四标准波导接口(16),在所述第三波导通道(5)的前端形成有第五标准波导接口(17)。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毫米波四端口波导魔T,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结构(11)包括第一凸台(18)和第二凸台(19),所述第一凸台(18)固定在所述第二波导通道(4)的中部,所述第二凸台(19)位于所述第一凸台(18)的上表面,且所述第二凸台(19)的下表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凸台(18)的上表面的面积。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毫米波四端口波导魔T,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柱安装槽(13)通过第三盖板(27)进行封闭。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毫米波四端口波导魔T,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柱(14)包括第一中心柱部(20),所述第一中心柱部(20)的下端形成有一字型安装槽(21),所述第一中心柱部(20)的上端通过第一渐变部连接有第二中心柱部(22),所述第二中心柱部(22)的上端通过第二渐变部连接有第三中心柱部(23),所述第三中心柱部(23)的上端通过第三渐变部连接有第四中心柱部(24),所述第一中心柱部(20)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中心柱部(22)的直径,所述第二中心柱部(2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中心柱部(23)的直径,所述第三中心柱部(23)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中心柱部(24)的直径;第一中心柱部(20)上形成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26),通过锁紧螺母(26)将所述中心柱(14)锁紧到所述中心柱安装槽(13)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四端口波导魔T,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体(1)和所述下腔体(2)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毫米波四端口波导魔t,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腔体(1)和下腔体(2),所述上腔体(1)与所述下腔体(2)固定连接,所述上腔体(1)上形成有竖直设置的第一波导通道(3),所述下腔体(2)上形成有左右延伸的第二波导通道(4)和前后延伸的第三波导通道(5),所述第一波导通道(3)、第二波导通道(4)以及第三波导通道(5)相互联通,所述上腔体(1)构成所述波导魔t的e臂,所述下腔体(2)中具有第三波导通道(5)的部分构成所述波导魔t的h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四端口波导魔t,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体(1)的整体为矩形结构,上腔体(1)中部的上侧形成有第一盖板安装孔(6),第一盖板(7)位于所述第一盖板安装孔(6)内,所述第一盖板安装孔(6)的下侧形成有下波导通道,与所述下波导通道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盖板(7)上形成有上波导通道,所述上波导通道的上侧端口为第一标准波导端口(8),所述下波导通道的下侧端口为第二标准波导端口(9),所述上波导通道与所述下波导通道相连通构成第一波导通道(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毫米波四端口波导魔t,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7)的整体为圆柱型,上波导通道贯穿所述第一盖板(7)的上下端面,且所述第一盖板(7)的上下表面分别形成有若干个定位孔和安装孔,通过与所述定位孔相适配的定位销钉将所述第一盖板进行定位,通过与所述安装孔相适配的安装螺钉将所述第一盖板固定到所述第一盖板安装孔(6)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毫米波四端口波导魔t,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体(1)的下表面形成有t型的凹槽,所述t型的凹槽内设置有t型的第二盖板(10),所述第二盖板(10)上与所述下波导通道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波导通道通过孔,所述下波导通道的下端延伸到所述第二盖板(10)的下表面,使得所述第二标准波导端口(9)位于所述第二盖板(10)的下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毫米波四端口波导魔t,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体(2)的整体为矩形结构,所述下腔体的第二波导通道(4)以及第三波导通道(5)位于所述下腔体(2)的上表面,且所述第二波导通道(4)以及第三波导通道(5)的上端开口通过所述第二盖板(10)进行封闭;所述第三波导通道(5)与所述第二波导通道(4)垂直设置,与所述第三波导通道(5)相对的第二波导通道(4)内形成有凸台结构(11);与所述凸台结构(11)相对应的所述下腔体(2)的下侧形成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星英联微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