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触控模组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目前,柔性显示面板被广泛用于可折叠的电子设备中,而可折叠的电子设备通常存在折叠可靠性问题,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在弯折过程中各膜层受力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应力及形变,且随着弯折半径的减小其产生的应力及形变会越大。如果弯折过程中某一膜层的应力或者形变超出其失效阈值,那么该膜层就会产生裂纹(crack)甚至剥离(peel ing),最终导致折叠功能失效产生黑斑、黑屏等严重的显示不良。
2、此外,柔性显示面板也可用于直板机,例如双面曲显示面板、四曲显示面板等。这些新形态通常需要搭配3d盖板,如显示面板本体抗形变能力不好在与盖板贴合时很容在曲边、圆角等位置产生裂纹,最终导致显示面板封装失效产生黑斑或黑屏。
3、有机封装上触控集成(touch on encapsulat ion,toe)技术可提高显示面板本体弯折变形能力,但有机新材料的流动性较大,有机封装上触控集成良率相比无机封装上触控集成有很大程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第一有机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有机层上的第二有机层,所述显示触控模组还包括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有机层内,所述第二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二有机层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不变,且所述第二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不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为方形图案。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第一有机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有机层上的第二有机层,所述显示触控模组还包括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有机层内,所述第二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二有机层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不变,且所述第二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不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为方形图案。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沿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电极沿第四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四方向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还包括第一浮地金属网格,所述第一浮地金属网格间隔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之间,且所述第一浮地金属网格与所述第一电极相互绝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还包括第二浮地金属网格,所述第二浮地金属网格间隔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极之间,且所述浮地金属网格与所述第二电极相互绝缘。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显示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地金属网格在所述第二金属层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电极的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触控模组还包括:弯折部和下绑定区,所述显示面板的一端通过所述弯折部和所述下绑定区连接,所述下绑定区通过所述弯折部弯折至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背侧,所述下绑定区包括:第一金属走线,所述第一金属走线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电连接,所述金属走线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的连接点位于所述下绑定区之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非显示区,以及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有机净空区和挡坝,所述有机净空区和所述挡坝间隔设置,且所述有机净空区和所述挡坝均环绕所述显示区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与所述弯折部邻接的区域内,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在所述有机净空区和所述挡坝上采用单层走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净空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和,陈泽升,张君勇,贺虎,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