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福斌专利>正文

一种一次性微创牵引穿刺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1492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4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微创牵引穿刺器械,包括外鞘管、可折叠插入所述外鞘管内的超软钢丝、可插入所述外鞘管内的穿刺针芯;其中穿刺针芯的长度、超软钢丝的长度均大于外鞘管的长度。该穿刺器设计简单,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通过穿刺鞘的钢丝进行牵引实现暴露,同时增加靶器官的牵引张力,便于电凝电切及缝合夹闭;通过穿刺鞘的创伤小,直径≤1mm,不必进行缝合,术后不易形成瘢痕;可以在单孔腹腔镜进行辅助,有利于减少手术及麻醉时间,多孔腹腔镜可以通过该牵引器实现减孔手术,减少创伤;该穿刺器具有安全性高,使用方便,通过钢丝进行套取实现牵引,使用方便,同时,在腹腔镜直视下穿刺后,金属外鞘管呈钝圆,不易损伤其他脏器,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术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微创牵引穿刺器械


技术介绍

1、随着临床设备的进步,目前在外科领域,尤其是腹腔镜或胸腔镜技术的发展更新,现在还涌现了大量的手术设备,其中机器人手术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些手术设备主要集中在微创领域,因为微创不仅不影响手术的效果,安全性方面可控,而且其手术创伤更小,因此,微创手术及其理念逐渐获得了大家的共识。

2、在微创手术中,最关键的部分包括手术视野的充分暴露,充分的暴露可能有效的显示手术目标区域重要的血管、器官或组织,让手术者的操作更加清晰可见,可以有效减低副损伤几率。随着操作技术的成熟,在腹腔镜手术由原来的六孔、五孔逐渐演变成四孔及三孔,随着腹腔镜配套器械的进步,目前出现了单孔穿刺器,该穿刺器有3-4个操作通道,通过该穿刺器可以同时进入腹腔镜摄像镜头、手术操作器械,目前在腹腔镜手术中,几乎涵盖了所有手术。因为腹腔镜手术不但手术恢复快,而且腹部切口瘢痕小,受到患者的欢迎。

3、但是,由于操作器械的通道较近,器械与器械,或器械与镜头之间形成“筷子效应”相互影响操作及手术视野的暴露。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微创牵引穿刺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鞘管(1)、可折叠插入所述外鞘管(1)内的超软钢丝(2)、可插入所述外鞘管(1)内的穿刺针芯(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微创牵引穿刺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管(1)的直径为5-10mm,其插入体内的一端呈钝圆,其长度为10-20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微创牵引穿刺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管(1)的材质为硬质合金;在所述外鞘管(1)上且位于体外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接头(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微创牵引穿刺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芯(3)的外径小于所述外鞘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微创牵引穿刺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鞘管(1)、可折叠插入所述外鞘管(1)内的超软钢丝(2)、可插入所述外鞘管(1)内的穿刺针芯(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微创牵引穿刺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管(1)的直径为5-10mm,其插入体内的一端呈钝圆,其长度为10-20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微创牵引穿刺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管(1)的材质为硬质合金;在所述外鞘管(1)上且位于体外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接头(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微创牵引穿刺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芯(3)的外径小于所述外鞘管(1)的内径,其插入体内的一端为尖端,使用时,其上且位于体外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接头(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微创牵引穿刺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芯(3)的长度比所述外鞘管(1)长0.5cm,其外径比所述外鞘管(1)的内径少0.1-0.5mm,所述穿刺针芯(3)的尖端呈三菱形。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次性微创牵引穿刺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接头(1)和所述第二固定接头(31)均为螺纹连接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微创牵引穿刺器械,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斌成育王成忠
申请(专利权)人:张福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