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通信,特别涉及一种链路管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两个设备之间实现数据传输,需要使用接口。两个设备之间通过接口建立链路后,可能需要对链路进行管理或者调整,比如功耗管理、扰码管理等等。
2、目前两个设备之间进行链路管理时,两个设备需要握手协商,协商一致后,链路管理命令才能生效。目前的方案中,链路管理复杂度较高,链路管理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管理方法及装置,以降低链路管理的复杂度,提高链路管理效率。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管理方法,该方法可以由发送端设备或者发送端设备的模块(比如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来执行。后续以发送端设备执行该方法为例。该方法包括:发送端设备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第一逻辑块,第一逻辑块中包括至少一个链路管理命令,链路管理命令用于对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链路的状态进行调整;向接收端设备发送状态刷新码型,状态刷新码型至少指示第一链路管理命令在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之间同步生效,第一链路管理命令为至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链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发送端设备或者发送端设备的模块中,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链路管理命令包括扰码种子刷新命令、扰码使能命令、逻辑功能开关命令、逻辑块启动码型间隔刷新命令、链路宽度切换命令中的至少一个。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逻辑块中包括至少一个链路管理命令,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层数据包中包括包类型字段、包长度字段以及包载荷字段,所述包类型字段用于指示承载的链路管理命令的类型,所述包长度字段用于指示所述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链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发送端设备或者发送端设备的模块中,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链路管理命令包括扰码种子刷新命令、扰码使能命令、逻辑功能开关命令、逻辑块启动码型间隔刷新命令、链路宽度切换命令中的至少一个。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逻辑块中包括至少一个链路管理命令,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层数据包中包括包类型字段、包长度字段以及包载荷字段,所述包类型字段用于指示承载的链路管理命令的类型,所述包长度字段用于指示所述逻辑层数据包的长度,所述包载荷字段用于承载所述链路管理命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层数据包还包括校验字段,所述校验字段用于所述接收端设备对所述逻辑层数据包中除所述校验字段以外的信息进行校验。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刷新码型包括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链路管理命令在所述发送端设备和所述接收端设备之间同步生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刷新码型包括多个第一指示位,所述多个第一指示位均承载所述第一指示。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链路管理命令还包括第二链路管理命令,所述状态刷新码型还包括第二指示,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链路管理命令在所述发送端设备和所述接收端设备之间不生效。
9.如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链路管理命令还包括第三链路管理命令,所述状态刷新码型还包括第三指示,所述第三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三链路管理命令在所述发送端设备和所述接收端设备之间同步生效。
10.如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1.如权利要求6-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刷新码型还包括校验信息,所述校验信息用于所述状态刷新码型中除所述校验信息以外的信息的校验。
12.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刷新码型用于指示第一链路管理命令在所述发送端设备和所述接收端设备之间同步生效,包括: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5.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6.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逻辑块中还包括至少一个传输层数据包,所述传输层数据包用于承载业务数据。
17.一种链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收端设备或者接收端设备的模块中,所述方法包括: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链路管理命令包括扰码种子刷新命令、扰码使能命令、逻辑功能开关命令、逻辑块启动码型间隔刷新命令、链路宽度切换命令中的至少一个。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