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祖航专利>正文

一种渔线轮中的轴向防窜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0886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4 20:51
一种渔线轮中的轴向防窜动结构,包括线轮壳体、与线轮壳体转动连接的线杯、通过传动组件与线杯形成传动配合的摇柄组件;所述的传动组件包括有摇柄轴,所述摇柄轴的外端与摇柄固定连接,所述摇柄轴的内端转动设置在线轮壳体中并形成有轴向窜动间隙;所述的线轮壳体中设有弹性件,所述摇柄轴的内端与弹性件之间设有滚珠,所述的弹性件分别与线轮壳体和摇柄轴的内端抵接,以补充所述摇柄轴内端与线轮壳体之间的轴向窜动间隙。本技术通过弹性件和滚珠的设置,能够填补轴向窜动间隙,使用过程中摇柄轴相对线轮壳体不会发生轴向运动,用户操作时具有紧致且始终如一的良好手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渔线轮的产品,尤其是一种渔线轮中的轴向防窜动结构


技术介绍

1、钓鱼属于一种户外运动,目标是用渔具把鱼从水里钓上来,而且钓鱼不限制性别与年龄,大人小孩子都喜欢。钓鱼亲近大自然,陶冶情操,受到了广大爱好者地热力追捧。

2、参阅专利文献cn218483590u,其包括线轮主体、安装在线轮主体上的摇柄、用于收放渔线的线杯、用于调节线杯转速的缓降组件、控制线杯自由转动或由摇柄带动的离合组件、以及能够相对线轮主体发生位置变化的开关构件;开关构件具有第一输出部和第二输出部,第一输出部与缓降组件传动连接,第二输出部通过联动组件与离合组件形成传动配合。并观察该专利文献的附图2、附图3,可以毫无疑义的看出,连接在摇柄上的摇柄轴,为了实现摇柄轴相对线轮主体的转动配合关系,摇柄轴内端的端部与线轮主体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即窜动间隙),由于窜动间隙的存在,导致用户使用摇柄时摇柄会发生不必要的轴向运动,进而导致的后果至少有:1、操作摇柄时使用手感松垮,给人以劣质的使用体验;2、不必要的轴向运动会挤压套设在摇柄轴上的部分(例如轴承、垫片等),导致各相关零部件受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渔线轮中的轴向防窜动结构,包括线轮壳体(1)、与线轮壳体(1)转动连接的线杯(2)、通过传动组件(7)与线杯(2)形成传动配合的摇柄组件(3);所述的传动组件(7)包括有摇柄轴(704),所述摇柄轴(704)的外端与摇柄固定连接,所述摇柄轴(704)的内端转动设置在线轮壳体(1)中并形成有轴向窜动间隙(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线轮中的轴向防窜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轮壳体(1)中开设有转动安装槽(101),所述摇柄轴(704)的内端插设在转动安装槽(10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渔线轮中的轴向防窜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安装槽(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渔线轮中的轴向防窜动结构,包括线轮壳体(1)、与线轮壳体(1)转动连接的线杯(2)、通过传动组件(7)与线杯(2)形成传动配合的摇柄组件(3);所述的传动组件(7)包括有摇柄轴(704),所述摇柄轴(704)的外端与摇柄固定连接,所述摇柄轴(704)的内端转动设置在线轮壳体(1)中并形成有轴向窜动间隙(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线轮中的轴向防窜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轮壳体(1)中开设有转动安装槽(101),所述摇柄轴(704)的内端插设在转动安装槽(10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渔线轮中的轴向防窜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安装槽(101)的底部开设有容置凹槽(102),所述的弹性件(5)设置在所述的容置凹槽(102)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线轮中的轴向防窜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柄轴(704)的内端开设有限位孔(7041),所述的滚珠(6)至少一部分嵌设在所述的限位孔(7041)中,所述滚珠(6)的另一部分伸出在限位孔(7041)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祖航
申请(专利权)人:方祖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