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充放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80811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4 20:5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充放电电路,包括第一集成芯片、彼此连接的第一同步升降压开关管和第二同步升降压开关管、以及彼此连接的第三同步升降压开关管和第四同步升降压开关管,第一集成芯片的第一接口连接至所述第一同步升降压开关管,第一集成芯片的第二接口连接至所述第二同步升降压开关管,第一集成芯片的第三接口连接至所述第三同步升降压开关管,第一集成芯片的第四接口连接至第四同步升降压开关管,其中,第一同步升降压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同步升降压开关管经电感连接至第三同步升降压开关管和第四同步升降压开关管。本申请在无外部输入时,将电池包电压升至15V为压缩机供电,避免压缩机频繁报低压故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充放电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双向充放电电路


技术介绍

1、目前市面上车载冰箱(带电池包)都需要能在车上为冰箱电池充电,但大多数车载冰箱在车没有点火时无法为电池包充电;而且为防止汽车电池过放,大多数车载冰箱设置的保护电压使得冰箱的电池包为压缩机供电时容易出现冰箱低压报故障。

2、为解决以上问题,特设计(技术)一种实现车载冰箱双向充放电的电路,从而实现电池包的宽电压(10-32v)充电和电池包的宽电压给冰箱压缩机放电不报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双向充放电电路。

2、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向充放电电路,包括第一集成芯片、彼此连接的第一同步升降压开关管和第二同步升降压开关管、以及彼此连接的第三同步升降压开关管和第四同步升降压开关管,第一集成芯片的第一接口连接至所述第一同步升降压开关管,第一集成芯片的第二接口连接至所述第二同步升降压开关管,第一集成芯片的第三接口连接至所述第三同步升降压开关管,第一集成芯片的第四接口连接至所述第四同步升降压开关管,其中,所述第一同步升降压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同步升降压开关管经电感连接至所述第三同步升降压开关管和所述第四同步升降压开关管。

3、优选的,电感的第一端依次经第一电容和第一电阻连接至第一集成芯片的第五接口,电感的第二端依次经第二电容和第二电阻连接至第一集成芯片的第六接口。

4、优选的,所述第五接口和所述第六接口之间设置有彼此串联的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与所述电感并联。

5、优选的,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二二极管共同经第三电容接地,并且共同连接至第一集成芯片的第七接口。

6、优选的,所述第一端还连接至第一集成芯片的第八接口,所述第二端还连接至第一集成芯片的第九接口。

7、优选的,第一集成芯片的第十接口和第十一接口均连接至第一集成芯片,所述第十接口和所述第十一接口之间设置有彼此并联的第四电容、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

8、优选的,第一集成芯片的第十二接口和第十三接口之间设置有彼此并联的第五电容、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

9、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申请能够为车载冰箱在10~32v的电压范围内使用并同时为冰箱电池包充电;在有外部输入时,将外部输入通过升降压至12.6v为电池包充电;在无外部输入时,将电池包电压升至15v为压缩机供电,避免压缩机频繁报低压故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集成芯片(U2)、彼此连接的第一同步升降压开关管(Q3)和第二同步升降压开关管(Q4)、以及彼此连接的第三同步升降压开关管(Q5)和第四同步升降压开关管(Q6),第一集成芯片(U2)的第一接口(HG2)连接至所述第一同步升降压开关管(Q3),第一集成芯片(U2)的第二接口(LG2)连接至所述第二同步升降压开关管(Q4),第一集成芯片(U2)的第三接口(HG1)连接至所述第三同步升降压开关管(Q5),第一集成芯片(U2)的第四接口(LG1)连接至所述第四同步升降压开关管(Q6),其中,所述第一同步升降压开关管(Q3)和所述第二同步升降压开关管(Q4)经电感(L1)连接至所述第三同步升降压开关管(Q5)和所述第四同步升降压开关管(Q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电感(L1)的第一端依次经第一电容(C5)和第一电阻(R53)连接至第一集成芯片(U2)的第五接口(BST2),电感(L1)的第二端依次经第二电容(C6)和第二电阻(R54)连接至第一集成芯片(U2)的第六接口(BST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接口(BST2)和所述第六接口(BST1)之间设置有彼此串联的第一二极管(D6)和第二二极管(D7),第一二极管(D6)、第二二极管(D7)与所述电感(L1)并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极管(D6)和所述第二二极管(D7)共同经第三电容(C7)接地,并且共同连接至第一集成芯片(U2)的第七接口(VCC)。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还连接至第一集成芯片(U2)的第八接口(SW2),所述第二端还连接至第一集成芯片(U2)的第九接口(SW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集成芯片(U2)的第十接口(CSN1)和第十一接口(CSP1)均连接至第一集成芯片(U2),所述第十接口(CSN1)和所述第十一接口(CSP1)之间设置有彼此并联的第四电容(C16)、第二电阻(RS3)和第三电阻(RS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向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集成芯片(U2)的第十二接口(CSN2)和第十三接口(CSP2)之间设置有彼此并联的第五电容(C5)、第四电阻(RS1)和第五电阻(RS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集成芯片(u2)、彼此连接的第一同步升降压开关管(q3)和第二同步升降压开关管(q4)、以及彼此连接的第三同步升降压开关管(q5)和第四同步升降压开关管(q6),第一集成芯片(u2)的第一接口(hg2)连接至所述第一同步升降压开关管(q3),第一集成芯片(u2)的第二接口(lg2)连接至所述第二同步升降压开关管(q4),第一集成芯片(u2)的第三接口(hg1)连接至所述第三同步升降压开关管(q5),第一集成芯片(u2)的第四接口(lg1)连接至所述第四同步升降压开关管(q6),其中,所述第一同步升降压开关管(q3)和所述第二同步升降压开关管(q4)经电感(l1)连接至所述第三同步升降压开关管(q5)和所述第四同步升降压开关管(q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电感(l1)的第一端依次经第一电容(c5)和第一电阻(r53)连接至第一集成芯片(u2)的第五接口(bst2),电感(l1)的第二端依次经第二电容(c6)和第二电阻(r54)连接至第一集成芯片(u2)的第六接口(bst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军林王齐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剑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