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支撑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80723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24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支撑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将喹啉化合物和金属钠加热反应;S2将其依次与溴基三氟烷烃和溴基丙烯酸酯进行取代反应,得到单烯烃联喹啉鎓化合物;S3将步骤S1产物与溴代烯烃进行双取代反应,得到双烯烃联喹啉鎓化合物;S4将单烯烃联喹啉鎓化合物和丙烯酸酯与双烯烃联喹啉鎓化合物、引发剂、偶联剂、助剂、锂盐混匀;S5再与固体快离子导体混合成浆料并压制成型;然后经紫外光照和高温作用进行原位聚合反应,得到自支撑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不仅具备优异的机械自支撑性和化学稳定性,而且具有高离子电导率和宽电化学窗口等特性,可满足高性能固态电池的应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态电解质的,尤其涉及一种自支撑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固态电解质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核心组件之一,其发展对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众多固态电解质中,自支撑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因其独特的优势而备受关注。与传统液态电解质相比,自支撑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不仅避免了泄漏和挥发的风险,还具备了更佳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这些特性使其在固态电池等高安全性电化学器件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2、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自支撑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电解质的机械支撑性不足,难以在实际应用中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其次,离子电导率相对较低,限制了电池的充放电速率和功率密度。此外,电化学窗口的狭窄限制了电池的工作电压范围,影响了电池的能量密度。这些局限性严重制约了自支撑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在高性能电池中的应用,亟需通过技术创新来克服。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支撑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支撑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支撑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喹啉化合物为喹啉、3-甲基喹啉、5-甲基喹啉、6-甲基喹啉、7-甲基喹啉、8-甲基喹啉、2,3-二甲基喹啉、2,6-二甲基喹啉、2,7-二甲基喹啉、2,8-二甲基喹啉、5,8-二甲基喹啉、6,7-二甲基喹啉、6,8-二甲基喹啉、2,6,7-三甲基喹啉、2,6,8-三甲基喹啉、2,5,7-三甲基喹啉、2,7,8-三甲基喹啉、2,5,8-三甲基喹啉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支撑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支撑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支撑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喹啉化合物为喹啉、3-甲基喹啉、5-甲基喹啉、6-甲基喹啉、7-甲基喹啉、8-甲基喹啉、2,3-二甲基喹啉、2,6-二甲基喹啉、2,7-二甲基喹啉、2,8-二甲基喹啉、5,8-二甲基喹啉、6,7-二甲基喹啉、6,8-二甲基喹啉、2,6,7-三甲基喹啉、2,6,8-三甲基喹啉、2,5,7-三甲基喹啉、2,7,8-三甲基喹啉、2,5,8-三甲基喹啉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支撑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溴基三氟烷烃为2-溴-1,1,1-三氟乙烷、3-溴-1,1,1-三氟丙烷、3-溴-1,1,1-三氟-2,2-二甲基丙烷、4-溴-1,1,1-三氟-3-甲基丁烷、4-溴-1,1,1-三氟丁烷、5-溴-1,1,1-三氟戊烷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支撑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溴基丙烯酸酯为2-溴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和/或2-溴乙基丙烯酸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支撑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溴代烯烃为3-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宁峰张向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智邦锂电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